行業 | 鋒巢網 http://www.dotaop.com 雷動風行次世代生活科技 Fri, 06 Sep 2024 01:26:4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9.10 https://cyfengchao.oss-cn-zhangjiakou.aliyuncs.com/wp-content/uploads/2018/09/cropped-QQ20180906-203726-32x32.jpg 行業 | 鋒巢網 http://www.dotaop.com 32 32 害怕裁員,她們選擇“戰略性懷孕”? http://www.dotaop.com/archives/124069 Fri, 06 Sep 2024 01:22:57 +0000 http://www.dotaop.com/?p=124069

害怕裁員,她們選擇“戰略性懷孕”?-鋒巢網

懷孕就能拿到“免裁金牌”?答案是NO。

采寫/魏一然

編輯/萬天南

“被優化之前懷上孕就好了,起碼能在三期(孕期、產期、哺乳期)保住兩年工作?!?/p>

對生育的焦慮,與對失業的恐懼,當兩股恐慌碰撞在一起,一些職場女性不得已“二選一”了。

縮編、裁員、就業荒,2024年的職場,前所未有的內卷。

相比裁掉普通員工,裁掉一個孕婦,公司要付出更高的經濟補償和道義風險。

因此,“戰略性懷孕”,成為部分職場女性對抗裁員的應急手段——五分荒誕,五分心酸。

不過, “懷孕防裁”,與其說是一種生存策略,不如說是極度內卷之下的權宜之計。

其實,懷孕并不等于拿到“免裁金牌”,三期之后依然要重新面對裁員風險。

放棄丁克,備孕提前,“戰略性懷孕”

“我緊急懷孕了,現在美滋滋等產假,逃過了三波裁員?!?/p>

30歲出頭的花花,在小紅書上一條關于“戰略性懷孕”的帖子下,分享自己的經驗。

不少網友為她點贊,但也有網友提醒, “生養孩子的成本很高?。??”

花花回復,“本來也打算備孕,這是頭胎?!?/p>

還有人求助,“怎么能緊急懷孕,公司馬上要公布優化名單了!”

懷孕真能合法規避當下裁員嗎?深圳某律所的林浩律師,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用人單位不得因婦女懷孕、生育、哺乳,便降低其工資、辭退、除名、及解除勞動合同?!边@在《勞動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婦女權益保障法》中都有明確規定。

公司在孕期裁員,付出的經濟成本要比普通裁員幾近翻倍。

林律師算了一筆賬,目前,很多大廠以“N+1”標準賠償被裁員工,如果是孕婦,則通常至少是2N(N為工作年限)賠償。

還有網友表示,自己在懷孕期間被裁,據理力爭之下,甚至拿到了3N的賠償。

以工齡10年的員工為例:年薪15萬,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1.25萬。若按N+1補償,就是(10+1)×1.25=13.75萬元。

若女員工懷孕了,首先辭退必須要與其協商,其次補償標準通常會提升到2N,就是2×10×1.25=25萬。

若被辭退孕婦年薪50萬以上,工齡10年以上,賠償金可能高達上百萬。

正因如此,在裁員時,公司通常對于是否要裁掉孕婦,可能更為謹慎。

自從去年,林浩所在的律所開通了線上咨詢服務,他接到許多來自上海、杭州、武漢等打工者的咨詢和委托。

來咨詢“戰略性懷孕”的大多是二胎孕婦,原本就有懷孕計劃,為了躲避裁員風險,才把計劃提前。

她們想得很清楚——一來,懷孕的話,被裁風險小一些,就算最終被裁,也能拿到更可觀的賠償;二來,現在經濟環境不好,晉升漲薪機會有限,與其在職場低效內卷,不如先把生娃問題解決了,“過兩年經濟好了,娃也大了,再好好拼事業”。

但也有個別員工,懷孕就是為了保工作。

27歲的李瑩,某中部大省互聯網公司員工,工齡2年半。

眼看著公司一直在裁員,她擔心自己會是下一個,私下投了50多份簡歷,結果都石沉大海。為了不失去眼前這份在當地屬于中高月薪的工作,她甚至打算放棄丁克的想法。

林浩提醒李瑩要清醒,“生孩子是深思熟慮之后的人生大事,不能當成籌碼?!?/p>

事實上,比起李瑩的經歷,林浩聽過更無語的案例。

為了躲避裁員潮,原本體質易流產,對生娃比較佛系的女碩士安平,竟然“懷孕—流產—懷孕—流產”。

安平今年33歲,已婚且未育,雖剛剛拿下碩士學位,早已邁入職場窄門,她擔心自己一旦被裁員,就再也難找到好的機會,安平也選擇了“戰略性懷孕”。

據中國智聯招聘網針對24屆畢業生的《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今年普本院校的碩博畢業生offer獲得率為33.2%,較去年下降17個百分點。

入職第3個月,HR找安平談話,準備以試用不合格辭退她。她從兜里掏出孕檢單“孕期一個月”。

可保住了工作的安平,卻沒能保住孩子。

很不幸,3個月后,胚胎停止發育了。安平申請了流產假??苫貋碇?,她一直沒狀態,工作總出錯。一個月后,HR再次找她談話,讓她在“調崗降薪”或“自動離職”中二選一。

安平拒絕選擇,因為她又懷孕了,公司再一次將她留下。

“戰略性懷孕”,讓安平的身體受到傷害,工作績效也因狀態不佳,大打折扣,她知道,自己就算能繼續留在公司,估計也難有好的發展機會了。

不愿支付百萬賠償,公司設局二胎孕媽

“戰略性懷孕”真能在職場高枕無憂了嗎?

現實告訴你,并不是——一些公司在和戰略性懷孕女性“斗智斗勇”上,并不手軟。

去年,林浩接到二胎孕媽吳羽的委托。她是武漢一家科技企業的員工,今年38歲,月薪5萬元,工齡10年,已經做到管理崗。而且,馬上要簽無期限合同了。

“第一次、第二次簽勞動合同可以簽固定期限。第三次,可以與公司協商簽無固定期限的,但公司有權拒絕。到第四次,就可以要求簽無期限合同,若公司拒簽,就申請賠償?!绷趾平忉?。

擁有以上條件又懷了二胎的吳羽,成了公司的“眼中釘”。

之后不久,她就遭到HR的設局。

某天她去洗手間,發現地上放個手機。她撿起來,原本想交給公司行政,后來覺得麻煩,就隨手放在了拐角的桌子上。

恰是這個舉動,給她惹來了禍端。

當天下午,公司HR就在工作群發公告,以吳羽偷竊手機為由,要將她辭退。被冤枉的吳羽非常氣憤,她強烈要求調監控,證明沒偷手機。但卻被告知,她放手機的位置,監控壞了。

此時的吳羽,意識到自己可能被設局了。

在這之前,她曾在網上圍觀過類似案例,“真沒想有天會落到我頭上!”

有人分享,曾因薪資問題提出勞動仲裁,卻被公司反訴涉嫌商業賄賂。起因是用工作賬號搶了客戶在工作群里發的紅包,總計數百元,而上級領導曾默認紅包可以自己留下,之后卻死活不承認。

還有人離職索要賠償時,被公司誣陷工作設備沒交接,要報警處理,但其實她只是忘記了填寫物品交接清單。

害怕裁員,她們選擇“戰略性懷孕”?-鋒巢網

吳羽回憶起,公司知道她懷孕后,就打算和她更改簽約的勞動合同主體,還提出要給她降薪,因為金額不多,她并沒在意。

無助的吳羽找到了林浩。最終,公司同意給吳羽道歉。

當時,林浩建議吳羽拿補償款辭職,再申請公司對其名譽賠償。

吳羽卻拒絕了。即便已經與公司對簿公堂,她卻依然不想離開,只要求公司給她道歉。

“我都 38歲了,之后再找工作,或許會更難,武漢本來好的工作機會也有限”。

林浩推測,三期之后,公司大概率還會辭退她,建議吳羽提前做好準備,也調整好心態。

林浩接手的案例和咨詢中,吳羽的困境并不是孤例。

一位30多歲女員工,懷孕后便過得如履薄冰。公司故意額外增加工作量,甚至在工位附近安監控,便于收集她的違規行為。

部門領導還專門避開她,拉了團隊工作小群,制定新的KPI,卻并沒通知她。處處被排擠被針對被孤立,這位女員工受不了,決定勞動仲裁。

事實上,并非所有孕期女性都這么勇敢。在林浩接手的勞動維權案例中,關于三期維權的占比并不高。

他總結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很多孕婦想要留住工作,不想跟公司撕破臉;第二,有的女員工補償款不高,不愿再花錢、花精力打官司;第三、家人不支持。尤其公公婆婆,會以太折騰、影響胎兒為由,讓她們放棄爭取合法權益。

當然,也有個別女員工因遭到威脅,不敢主張權益。在業內有點名氣,且有一定話語權的公司,個別HR就以背調威脅,揚言一旦仲裁,會讓孕婦背上污點,三期結束也找不到工作。

恃“孕”而驕,成了同事“天敵”

“雖然在大部分情況下,勞動者相對公司是弱勢群體,但也有部分員工,是公司和同事搞不定的老大難?!?/p>

這些人被林浩稱為職場的“準霸凌者”。比如,極個別職場女性,一旦成功“戰略性懷孕”,就開始靠此拿捏公司和同事了。

前不久,一家企業找到林浩,讓他幫忙裁掉一個孕婦。

這位女員工26歲,入職公司兩年多,還有幾個月,勞動合同就到期了??删驮诤贤狡谇?,她懷孕了。

懷孕第一個月,女員工就跟同事說,“我懷孕了,很多工作你幫我分擔下吧,孕婦不能累著”。

部門領導曾主動為她減少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但女員工依然難以完成,把手頭大部分工作都推給了同事,且配合度極差,懟同事、懟領導、懟客戶,導致整個部門都怨聲載道。

無獨有偶,今年5月份,微博也曾有過類似熱搜:同事懷孕后我辭職了。截至目前,閱讀量有6918萬,討論量6292。

熱搜之下,各種吐槽。有評論說,“我同事懷孕之后,各種請假,各種借口,不能長時間對著電腦,怕有輻射,不能長時間坐著,影響保胎,反正工作全推給我,我都不想干了?!?/p>

還有吐槽,“我已經抑郁了,同事懷孕請保胎假,請了40天,我加了40天班。和領導反映,結果卻讓我們私下協調。終于等她回來了,好像變了個人。聞不了異味,參加不了早會,不能走太多路,活兒還是我干?!?/p>

林浩認為,吐槽者或許不曾為人母,無法感同身受懷孕者的艱辛。但被吐槽的職場孕婦,也不完全無辜。

“從懷孕到生娃,至少兩年,精力可能都要放在家庭,或許會因此喪失一些職業發展機會,若再表現不佳,那以后的上升通道基本也被關上了?!?/p>

如果真想保住工作,林浩建議孕婦不要“恃孕而嬌”。力所能及之下,一定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若有困難,可以跟公司申請轉崗。

畢竟,國家政策鼓勵生育,但落實到企業,卻是赤裸裸的用工成本。

以產假為例,國家法定的產假天數為98天。其中,天津、上海、浙江、廣東、湖北5地將產假延長至128天。

廣西修改本地區計生條例后,產假達到了148天。山西、 山東 、安徽、江西、寧夏、四川、遼寧、青海8地的產假均增加至158天。

而福建省新修改的計生條例,無論生育一孩還是二孩,女方都能享受158天至180天的假期。北京則對女職工休產假制度做出更靈活調整,女職工產假或最多可達7個月。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八條規定,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準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支付。

此外,公司可能還要承擔最長7個月產假,導致人員調度困難。

懷孕不是工作的“保命符”

所以公司真的不敢裁孕婦嗎?答案是否定的。

前述恃“孕”而驕的女員工,最終被辭退了,且沒得到高額補償。

林浩說,很多人只會記得一句話,“孕婦不得辭退”,其實里面還對應很多細則,可以推翻這句話。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就規定,一旦有以下6種情形,即使懷孕也可以辭退,其中包括:一、違反單位規章制度;二、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用人單位錄用條件;三、有嚴重失職行為;四、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勞動合同;五、兼職影響本職工作;六、被追究刑事責任。

在林浩接手的咨詢案例中,還有一位20歲女孩,也在孕期被公司辭退了。

被辭退前,她曾找到林浩,希望幫她勞動仲裁,但林浩拒絕了。

女孩名叫肖貝,懷孕一個月時入職,公司沒安排入職體檢,她也沒如實告訴公司自己懷孕的事實。

3個月的試用期結束,肖貝以為高枕無憂了,便跟公司請假去產檢??芍浪龖言泻?,公司便決定跟她協商處理。

肖貝的月薪在4500左右,公司給她離職補償1萬多塊錢。林浩算了一下,她的工齡3個月,按勞動法規定,工作不足半年的,N的值按0.5算??杉幢惆袾按一年算,以孕婦的2N補償標準,也就是9000元,可公司給了她10000元,還是在她隱孕入職的前提下。

但肖貝堅持認為,她沒有故意隱瞞,是公司沒主動問。

所以,她的訴求就是拿更高的補償,而且讓公司交社保到三期結束。如果公司拒絕,最后的要求就是,必須保崗。

“我們是律所,不是許愿池?!绷趾平ㄗh她不要異想天開,好好跟公司協商處理。權衡利弊之下,肖貝同意接受補償,解除了勞動關系。

其實,原本就有生育計劃的女員工,即便把備孕計劃提前,“戰略性懷孕”,也算是理性決定。

林律師提醒這類員工,一旦懷孕,必須以書面、郵件、微信消息等方式報備公司,千萬不要口頭告知。切記,更不要因孕期未滿一個月,按傳統說法不能對外公布,便對公司隱瞞,尤其試用期員工。

總之,“戰略性懷孕”是一把雙刃劍,可操作空間其實不大。

期待經濟“陣痛”早日過去,職場女性無需用非理性的籌碼,去換取本該有的發展機會,可以如己之愿,在職場與家庭之間找到平衡之道。

(應受訪者要求,采訪對象皆為化名。)

]]>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 http://www.dotaop.com/archives/124013 Sun, 01 Sep 2024 03:38:09 +0000 http://www.dotaop.com/?p=124013

《黑神話:悟空》實在太火了。這款國產3A游戲從前期預售到全球正式發售,國內外的市場反響可謂空前熱烈,帶動多個領域投資大熱。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鋒巢網

甚至新華社都為游戲制作人馮驥做了一期長達27分鐘的專訪,講述了這款游戲誕生的始末,也算是官方蓋章認可了這款游戲的高度,以及釋放出了對游戲行業的積極正面態度。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鋒巢網

全網已經有很多試玩評測了,總體口碑可以說是無敵好。一方面是游戲本身制作水平高,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游戲這樣的信息載體重新詮釋、放大了中國古典神魔巨著《西游記》的美學價值與文化價值,用大家熟悉的話來講就是“文化自信”。

關于《黑神話·悟空》的討論已經很多了,今天倪叔就不贅述。但想聊一個特別新的問題:如果你是父母,你會讓孩子玩這個游戲嗎?之所以想聊這個,因為剛好今天看到了這頁評論: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鋒巢網

部分評論區仍存在一種對于游戲產業長期以來的“偏見”,那就是“游戲讓未成年人沉迷,必須打倒游戲公司,中國最好不要有游戲”。這類偏見普遍存在于某些“愛甩鍋愛抱怨”家長群體中,倪叔旗幟鮮明地反對這種偏見。原因很簡單:未成年人沉迷游戲的“這口鍋”,不該讓玩游戲背。家長將矛頭對準游戲,將游戲妖魔化,是在轉移矛盾,是一種極度不負責任的“巨嬰”行為。

1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

未成年人與游戲之間如果說有一個矛盾,那么這個矛盾本質上是“家長與孩子的矛盾”而不是孩子與游戲的矛盾、更不是家長與游戲的矛盾。北京理工大學智能科技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磊表示:“未成年人保護需要多方主體共同參與,而家長是第一責任人,未成年人保護需監護人從網絡使用全流程角度,承擔應有義務?!?/p>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鋒巢網

恰逢國家出版署《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俗稱“史上最嚴未成年人防沉迷830新規”)出臺三周年,《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現狀調研報告(2024)》出爐,倪叔通讀了這份報告,發現了幾個可能與外界認知有巨大差距的真相。結合這些真相,以及未成年人沉迷游戲這一社會話題,發現前些年部分家長們喊打喊殺的敵人,竟是自己。

先別急著生氣,也不針對所有家長,請耐心看完以下三組數據。

第一組數據:2024年《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服務消費管理要求(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未接入實名認證系統,或未落實充值限額要求,導致未成年人超額充值的,將承擔100%責任;根據相關消費過程中,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等情況承擔對應責任,建議責任比例為30%-70%。

看懂這里面的監管邏輯了嗎?邏輯是這樣的:游戲充值的前提是實名制,也就是誰玩游戲誰充值,如果有人“故意繞過了這個機制”比如孩子用家長賬戶玩游戲、充值,那么這個責任應當由家長來負;同理,如果一款游戲的防沉迷機制是到位的,還是有未成年人沉迷了,那么同樣應該由疏于管理孩子的監護人來負主要責任。

第二組數據:網易游戲封停了121萬個黑產工作室賬號;針對詐騙行為,發送147.7萬次反詐提醒;2023年上半年未成年玩家對中手游集團國內游戲收入貢獻低于0.01%。

這又說明啥呢?頭部游戲公司、游戲平臺事實上“嚴打”那些“誘騙未成年”的黑產機構,并且游戲的利潤占比中未成年人的“貢獻”已經被壓縮到了接近于0。

第三組數據:63%的家長了解游戲廠商或平臺的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機制,但僅有半數知道具體措施;超6成家長為孩子輸入支付密碼完成充值;有73.8%的家長知曉孩子存在使用成年人賬號繞過監管玩手游的情況,他們中的81.6%對該情況保持默許甚至是放任態度;未成年人玩手游時間較長原因中,48.7%是因為“使用家長身份信息注冊游戲賬號”……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鋒巢網

現在明白了吧?

首先,“未成年必然沉迷游戲”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調研數據顯示,56.2%未成年人每周玩手游3次以內,70.6%未成年人每次玩手游時長在1小時內,并且37.4%的孩子玩手游次數減少。1.8%的家長認為孩子過度玩手游,1.2%認為孩子有點沉迷游戲——也就是說,真正沉迷游戲的未成年是少數中的少數。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鋒巢網

其次,在這些少數沉迷游戲的孩子里,是他們的家長、監護人“幫助”他們繞開了游戲的防沉迷機制、充值。調研發現,55.06%未成年人玩手游花費支付方式是讓爸媽輸入支付密碼,5.70%讓爺爺奶奶輸入支付密碼,合計60.76%。

難怪隔三差五網上就會“爆出”極端大額充值的熱搜,原來是因為多數家長直接把支付密碼給了不具備自制力的“咱家那個聰明孩子”。家長不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碼和自己的臉、指紋,孩子甚至是當面把錢充進游戲里,事發之后又“正義凜然”認為是游戲“誘騙”了孩子。

最后,恰恰是這些不負責任的監護人反對游戲的姿態最激烈……

在這樣的情形下,這樣的“家長”有什么立場去指責自制力本身就不強的孩子呢,又有什么立場指責“游戲讓孩子沉迷”呢?讓孩子沉迷的不是游戲、也不是這個社會,而是這些家長本人。這像極了當今社會上屢屢上演的那些奇怪情景——監護人放任孩子漠視規則,出了事又抱怨是這個社會害了他的孩子……

2

正規游戲平臺不是什么錢都想賺

聽起來這像是一句氣話,但這是事實。再換句話說,你可以不信任所有你覺得“就是想賺你孩子錢”的游戲公司,但是你不能不信任國家的政策法規。

一方面,國家政策不可謂不嚴苛,客觀上監管著游戲平臺合規經營。

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簡稱“830新規”),被認為是史上最嚴的未成年防沉迷政策。比如其中明確規定了未成年游戲時間段與時長:平臺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游戲服務。

發布三年來,在多部門的共同協力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在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有了明確的可操作的具體規范,也逐漸明確了政府監管、游戲廠商平臺、家長、校園等方面的職責。

亦有業內人指出——我國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政策已成“全球最嚴”。3年來,游戲平臺對“830新規”的落地基本都是乖乖聽國家的話,從嚴執行的態度,包括增加登錄驗證、充值管理、時間管理、風險提示等。而頭部游戲廠商和平臺更嚴苛,除了有適齡提示,還有內容及風險提示。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鋒巢網

舉個例子,騰訊自己加戲把國家規定的未成年可以充值的年齡限制從8歲自己加碼提高到了12歲,另外還會全天候不定時對于游戲行為異常的賬號彈出人臉識別檢測,看看是不是未成年人在玩。網易更是對70歲以上的身份證賬號必須刷臉才能登錄,防止孩子拿爺爺奶奶的身份證注冊繞開防沉迷檢測。

調研發現,有79.8%家長知曉國家曾出臺過關于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的“未?!闭?。但現實情況是,有73.8%的家長知曉孩子存在過使用成年人賬號繞過監管玩手游的情況,并且他們中的81.6%對該情況保持默許甚至是放任態度。家長允許孩子使用成人賬號而避免系統監管的原因,主要是作為獎勵(如完成作業、取得好成績、各種表現好等)占比為46.1%。

另一方面,頭部的游戲公司、游戲平臺自身也都是正規大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樹大招風”,他們自己也不想陷入道德漩渦,所以在嚴打黑產方面、在防沉迷機制的設計方面可以說是——比誰都急,比誰都狠,比誰都上心。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鋒巢網

上面這張圖能看的出來,大平臺對于希望幫助家長做好未成年人的游戲管控是花了心思的,提供了包括一件禁止充值,一鍵禁止登錄,查看登錄時間游玩時長等等功能,讓你只要是用未成年人身份證注冊和登錄,就繞不開父母的緊箍咒。無論在不在身邊都能管住孩子的游戲行為。

當然,這也不是說游戲平臺已經什么都不用做了。報告顯示,僅有五成家長知道平臺出的這些防沉迷措施,可見游戲廠商及平臺對于游戲防沉迷工具的科普宣傳力度非常欠缺,如何提高易用性和普及率,成為擺在各大游戲業內人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很多家長都知道有未保機制,卻不知道具體怎么用——所以加大宣傳、讓機制變得更易用就是游戲平臺、廠商們需要花大力氣去做的事情。

3

政府、平臺、家長都做好,才能建好“未?!辫F三角

倪叔有個判斷:當下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平臺防沉迷監管愈加嚴苛但家長因為種種原因幫助未成年人繞開平臺監管之間的矛盾。

所以,在《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把游戲撐起到第九藝術這個層面之后,中國游戲行業將面臨一個重大課題:就是如何不再對游戲視為洪水猛獸喊打喊殺的情況下,同時共同建立起囊括了政府、廠商、家長的合理生態,理性讓孩子接觸游戲但絕對不沉迷游戲。

正如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理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苑寧寧說的那樣:“不能完全強調父母責任或者完全強調平臺責任,缺了哪一個環節都沒有辦法進行保護?!?/p>

目前,政府有法規政策、平臺與廠商有落地機制,這兩方搭好了橋,目前欠缺的就是家長、監護人們讓孩子們過橋的切實行動,而這恰恰是共管生態中最重要也最直接的一道關卡。所以可以預見,在830新規三年后家庭監督應該成為接下來幾年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的重點努力方向,家長責任在這件事上也不應再隱形,孩子一旦沉迷游戲,家長應成為第一責任人,換而言之,如果家長當好了第一責任人,孩子絕對不可能沉迷游戲。

聊了這么多當下部分家長的“不是”。那家長為什么暫時做不到呢?主要挑戰在哪里呢?倪叔認為,這不只是游戲行業的挑戰,更是整個社會發展的挑戰。

調研顯示,家長認為家庭監督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與孩子溝通不足、對孩子有溺愛心理、沒有好的方法或措施,占比分別為60%、58.8%、48.8%、48.2%。多數家長每天可支配用來陪伴孩子的時間在2小時以下,該現象普遍覆蓋一二線和低線城市。

史上最嚴游戲防沉迷政策三年后,家長們的敵人去哪兒了?-鋒巢網

由此可見,無論是一二線的大廠打工人,還是做小本生意養家糊口的家庭,為了生活陪伴孩子時間被擠壓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這也就間接導致了很多家庭的孩子客觀上缺少家長的監督以及陪伴在身邊言傳身教,由此可見在這種極度無奈的社會現實下,如何幫助家長更好的利用游戲公司制作的防沉迷工具來遠程監督非常有必要。

在這個歷史進程之內,倪叔也呼吁大家要理性科學地看待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問題,不能一出問題就虛空索敵,喊打喊殺,抱著偏見故意視而不見真正的問題所在,是一種最糟糕的態度。畢竟罵完了宣泄完了,孩子面臨的問題還是沒能解決,家庭關系依舊緊張,這顯然不是個成年人應該在孩子面前樹立的榜樣。

]]>
斷檔十年“新王登基”,黑神話能改變游戲市場嗎? http://www.dotaop.com/archives/124004 Sun, 01 Sep 2024 03:35:57 +0000 http://www.dotaop.com/?p=124004

從投資活躍度來看,國內游戲市場的巔峰停留在2015年。

公開資料顯示,在2014年到2015年期間,游戲界兩年的投資案例均在400件以上,投資金額在百億元左右。而從2016年以后,除了我們熟知的騰訊、B站、網易、米哈游等游戲大廠,主流投資開始逐漸遠離游戲行業。

斷檔十年“新王登基”,黑神話能改變游戲市場嗎?-鋒巢網

尤其最近幾年,在經歷了游戲版號、防沉迷取得一定成績之后,雖然游戲已經不再人人喊打,但是,各家游戲廠商們依舊如履薄冰,以低調作風為主。

如今,在“黑神話”經歷高調爆火之后,大家總算可以長出一口氣。這只全球追捧的“猴子”,不但帶火了PS5相關硬件產品,更是點燃了暮氣沉沉的游戲市場,對整個游戲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刺激,引發了各方資本對于游戲市場的熱情和信心。

“黑神話”到底改變了什么?

縱觀國內游戲發展史,不難總結出一個規律:每一次游戲市場發生質變的背后都會出現一款現象級產品作為支撐,周期大概為5年左右。

例如,傳奇、奇跡撐起了新千年的游戲江山;2005年左右的魔獸世界橫推一眾網游;2011年英雄聯盟誕生;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2015年的王者榮耀開始成為當之無愧的“王者”。

然而,經典游戲的迭代在此后的10年中戛然而止,期間只有吃雞泛起過一陣水花。這不僅僅局限于國內游戲市場,即使放眼全世界也是如此:占領全球游戲銷量排行榜的始終還是那些老游戲。

雖然游戲市場沒有“新王登基”,但“死亡”的項目卻數不勝數。有媒體統計過,從2022年到現在,至少有75款游戲項目宣布停運,不少游戲上線時間不足兩年,其中,不乏騰訊、網易、B站、朝夕光年、米哈游的身影。

“黑神話”的出現,或許讓整個游戲圈終于看到了一絲曙光,除了游戲本身的熱度與3A的頭銜,它更大的價值在于“改變”了以往國產游戲市場的一些刻板規則。

斷檔十年“新王登基”,黑神話能改變游戲市場嗎?-鋒巢網

首先最明顯的一點是國產游戲定價的改變。誠然,“黑神話”上線之后的售價先在社交平臺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有關268的定價是否合理,也一度揭露了國產游戲定價的尷尬困境。

有媒體統計過,在2023年“國游銷量年榜”上,Steam玩家評價數10以上的國產游戲共525款,它們的平均價格為32元,價格中位數則為28元,售價70元以下的游戲算得上是整個國產買斷游戲的主流定價。

但這并不代表“黑神話”的定價過高,畢竟從全球范圍里看,那些頭部3A游戲如《博德之門3》、《臥龍:蒼天隕落》、《艾爾登法環》、《賽博朋克2077》……國區PC標準版定價赫然是298元。

“黑神話”268的定價意味著國產買斷制游戲將突破低價區間,開始往上一圈層過渡,這種良性變化能直接緩解游戲廠商的成本壓力。畢竟在今年一季度,可統計的25家A股游戲股中,還有9家公司出現虧損,累計虧損高達8.59億元。

其次,游戲不再是以技術為王。這兩年來,當前的游戲廠商似乎正在陷入了過度“技術內卷”的誤區。尤其是AI的出現,一度讓游戲市場認為出現了新的競爭點,引發國內包括騰訊、網易在內的游戲大廠爭相跟進,其他小廠在這種趨勢之下,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而黑神話的爆火提醒了眾多過度“技術內卷”的游戲廠商。盡管本次“黑神話”在技術方面也可圈可點,但在技術同質化的階段里,“黑神話”顯然把重心放在了游戲內容上。

換句話說,黑神話的爆紅印證了全球游戲產業已走過純拼技術的時代,正在向內容、文化、IP等多元化方向邁進。

當然,黑神話在火熱的初期也面臨諸多問題:盜版“黑神話”在各大平臺層出不窮,有些盜版售價甚至只有幾塊錢。過往的經驗告訴游戲市場,盜版猖獗所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數據顯示,曾經日本幾大知名的游戲都出過盜版,如果按照全日本游戲銷量10%的數字計算,那盜版產生的損失高達3億人民幣。

“黑神話”對于全游戲市場而言,既有啟示,也有警示,能否改變下一步的行業走向,仍舊還需要時間去證明。

“黑神話”離超級IP還有多遠

有意思的是,“黑神話”爆火后,看上去最高興的不是游戲市場,而是一眾摩拳擦掌等待蹭一把熱度的其他品牌。

截至目前為止,《黑神話:悟空》的IP聯名方至少有17家,連帶手辦、游戲硬件、乃至山西、甘肅旅游市場……都沾到了光。

這款游戲的IP價值在《西游記》的加持下,已然初現端倪,各行各業翹首以待,等待“黑神話”成為神話。

游戲市場造就IP的能力有目共睹。數據顯示,2023年海外單機游戲熱度排行榜前100名里有80%以上都有IP,國內50家游戲上市公司,至少一半在這兩年的財報里提到過IP。

游戲IP的價值為什么那么高?

一方面,這幾年游戲市場發展不濟,早期的用戶增長紅利逐漸褪去,市場迎來漫長的內耗期,一個經典的文化符號能順利幫一款游戲項目進入下一個“存量時代”。另外一方面,“黑神話”的出圈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正是IP魅力與傳統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

當然,IP價值最值得一提的還是本身強大的吸金能力。以《寶可夢》為例,據悉,這一IP目前涉足的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游戲、動畫、電影、玩具、集換式卡片游戲、電子設備、主題餐廳以及各類授權商品……2023年,寶可夢的收入高達1000億美元。

斷檔十年“新王登基”,黑神話能改變游戲市場嗎?-鋒巢網

那游戲廠商為一款項目打造IP,需要做到哪幾點?

總結全球游戲經典IP不難發現,IP品牌有五大關鍵要素:第一,優質而獨特的內容;第二,持續的創新與更新;第三,多元化的內容和授權項目;第四,有效的市場推廣和營銷策略;第五,建立忠誠的玩家社區。

“黑神話”在目前階段,或許已成功做到了第一點,但后續一系列重要程序能否繼續跟進,順理成章進化成超級IP,初期還無法斷言。不過,全球頭部游戲IP基本繞不開這一造神規律,光是“多元化內容與授權”方面就永無止境。

公開資料顯示,到2023年,《我的世界》在全球范圍內已有180多家合作授權商,其中,樂高、美泰、CAA、Centric Brands更是長期合作關系?!稇嵟男▲B》2009年面世,2010年就有了相關IP產品。

據悉,到2022年,《憤怒的小鳥》在全球的下載量超過50億,但授權產品的銷量就高達20億。國內頭部游戲廠商都有自己的IP孵化工廠,例如米哈游的吼美科技和姬米花、網易游戲的博冠信息和易品臻善、鷹角網絡的木鳶網絡、深藍互動的咕嗞咕嗞網絡……

畢竟IP授權還要考量時效性、平衡性、把控性和持續性,騰訊更是直接組建專業的授權團隊,負責人來自迪士尼等IP大廠。值得注意的是,IP發掘對于國內的游戲廠商而言,有天然的文化優勢。

Newzoo曾發布過一則調查,全球范圍內,手游IP收入最高的五大IP里,中國占了兩個,分別是《西游記》《三國》,另外三個是美國的漫威、星球大戰還有日本的陰陽師。從2015年到2021年,《西游記》衍生游戲凈收入達到54億美元。

時至今日,“黑神話”再度以單機的形式壯大了西游IP的含金量,接下來的時間里,開始對西游、三國等傳統文化寶庫感興趣的游戲廠商和資本肯定會越來越多,“黑神話”未必能持續一枝獨秀,這才是它封神后的第一“劫難”。

為什么“黑神話”今年才出現?

一個許多人都關心的問題,為什么游戲市場安靜了那么久,直到2024年才出現一款“黑神話”?

伽馬數據顯示,頭部游戲產品的運營時間已連續五年保持增長,有些頭部項目的平均上線時長在2022年就達到了4.4年。

這就意味著,在老游戲扎堆擠占市場的前提下,新游戲出頭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有人統計過,在流水TOP前100的產品中,新游流水占比在2019年還是25%,到2022年就已降低到10%。

同時,國內游戲行業的資本格局越來越趨于穩定。騰訊40%的市占率已保持了七年之久,網易的市場份額也因這幾年上線的《逆水寒》《蛋仔派對》而直線上升,如果沒有極好的運氣和魄力,小廠商想要越過這兩座從全方位領先的大山,殊為不易。而兩大游戲巨頭因為這些年游戲產業的波動,已經變的相對保守起來,即使有創造“黑神話”的能力,但是不見得有這種破釜沉舟的意識。

除此之外,這些年游戲市場陷入了“過度營銷”的焦慮里。

今年第一季度,在25家A股游戲公司里有9家出現凈利潤虧損,這背后的虧損矛頭直接指向大幅度增長的銷售費用。典型的例子是冰川網絡,2024年第一季度,冰川網絡的銷售費為8.55億元,同比增長168.36%。

其中,僅是5款游戲的互聯網流量費用就合計達6.83億元,占銷售費用的比例為79.93%。這不是偶然現象,在這九家虧損的企業里,有4家的銷售成本在今年第一季度見漲,最高的同比增長297%,高達4.85億。

在下一個爆款游戲遲遲沒誕生之前,誰都想爭一下這個機會,為此不惜花錢去砸動靜?!昂谏裨挕钡某霈F,讓一眾游戲廠商看到了市場重燃的希望,同時也不免遺憾,自己一直所等待的終究落空。

當然,“黑神話”作為國內第一部3A游戲,也真實地揭露了全球3A游戲的產出困境。

首先,3A游戲始終沒越過開發的成本高山。業內有一個行業標準,那就是3A游戲的開發成本必須控制在5000萬美元以內,而一旦超過這個成本,后續的盈利將遙遙無期。

斷檔十年“新王登基”,黑神話能改變游戲市場嗎?-鋒巢網

但就目前來看,幾乎沒有3A游戲能做到成本可控。2023年,索尼披露一部分3A游戲的開發成本,其中,《地平線:西之絕境》耗資2.12億美元;《最后生還者2》耗資2.2億美元?!昂谏裨挕笨傞_發成本至少3億至4億元,已經算是成本較少者。

“黑神話”之后,還會再有國產3A游戲出現嗎?

事實上,如今的游戲環境比之從前大為寬松,3A游戲的市場機遇叢生?!坝螒驎r代研究所”一份用戶報告顯示,早在2022年,我國就成了Steam的最大市場,年收入約為666.25 億元人民幣。這是海外游戲的機會,更是國產游戲的機會。

目前,簡體中文用戶在Steam平臺的占比排名第一,龐大的用戶基礎是國產游戲集體出動的原始動力。在今年上半年,國內游戲市場的實際銷售收入為1472.67億元,同比增長2.08%,這個數據在整個娛樂產業里,至少碾壓電影等市場收入。

去年一整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只有549.15億元。

2024年,游戲圈明顯比過去幾年要活躍,第一季度,拿到版號的國產游戲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8%,多個機構公開的報告顯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游戲投資額較去年同期增幅近三倍。

在這種的背景下,再出一個“黑神話”似乎不是空談,只不過,資本還有多少勇氣挑戰3A,黑神話能否持續爆火,或許會成為其中重要的影響因素。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道總有理(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
方便面想“自救”,但最終的“宿命”是消失 http://www.dotaop.com/archives/124015 Fri, 30 Aug 2024 10:46:28 +0000 http://www.dotaop.com/?p=124015

方便面想“自救”,但最終的“宿命”是消失-鋒巢網

?文丨羅弋

出品丨消費最前線(xiaofeizqx)

如果說這幾年哪些東西漲價最頻繁?方便面絕對是其中之一。

2024年,康師傅再度上調旗下方便面產品的零售價,袋裝面建議零售價由2.8元提升至3元,經典桶由4.5元提升至5元。統計顯示,這是幾年來康師傅第三次漲價,如果從1990年代8毛一包的價格算起,方便面經歷了1.5、2.5、2.8……再次來到一個新的價格高度。

方便面為什么總是漲價?

康師傅們的營收業績或許會是答案。2024年上半年,康師傅營業收入412.01億元,同比增長只有0.7%,其中,方便面收入為138.14億元,同比下滑1.0%。一個巨頭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從20世紀90年代起,國內方便面營業額連續18年增長。

時過境遷,終于走向了下坡路。

康師傅提高不了消費者對方便面的熱情,為了繼續增收,只能先提高方便面的價格。然而,這樣的做法卻把消費者推得更遠了,方便面仿佛已陷入了市場的“死胡同”。

時代留給方便面太多“遺憾”

在十幾年前,方便面在我國不僅消費市場成熟巨大,就連產量都是全球第一大國,再往前追溯,方便面在大部分農村地區一度與營養、奢侈掛鉤,康師傅紅燒牛肉面一度占據了方便面90%的市場,幾乎成為了中國方便面的代名詞。

那更是有些80后網友生日時才能吃到的一頓美食。

2013年數據顯示,當年國內方便面年銷量高達462.2億包,按照人口計算,差不多每人每年消費34包,國人平均每十天就要吃一次方便面。好景沒持續幾年,到2018年,國內方便面在產量上開始下滑,連續下滑了三年。

各大方便面企業也漸露憊態。

除了康師傅、統一、與日本的方便面巨頭日清食品的方便面業務也在下降。前者去年的方便面業務同比下降了9.65%,后者在我國也遇到了增長困難。尼爾森IQ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方便面在中國市場全渠道的銷售額同比下滑2.4%。

康師傅、統一、日清三家在一年內累計少賣了20億方便面。

方便面為什么突然“失寵”了?

這個問題在近幾年頻繁被消費市場討論,大多數的回答會聯系到替代品上。誠然,方便食品市場在逐漸壯大、繁榮,除了方便面,諸如螺螄粉、酸辣粉、自熱米飯、自熱火鍋、乃至加熱就能吃的預制菜……集體上桌。

但方便面的風頭真的被這些后來者搶了嗎?

其實未必。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過了那么多年,方便面仍舊是方便食品市場份額第一的品類,2024年第二季度,方便面的市場份額甚至達到了43%,幾乎是整個方便食品市場的一半,備受年輕人追捧的螺螄粉占比只有2.45%。

事實上,方便面走向落寞,還是要看“氣運”,曾經的時代紅利終將過去,新一輪的時代洪流滾滾而來,首先沖碎了方便面的一大食用場景。記憶里,方便面出場率最高的消費場景當屬汽車、火車。

可隨著交通效率的突飛猛進,一節車廂里很少再傳來泡面的味道。

中國地質大學也曾為方便面的消亡與我國鐵路運營發展做出一則調查。調查顯示,每當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多出1%,方便面的銷量就會減少0.3191%,同樣的,每當我國高鐵乘客增加1%,那方便面銷量就會少0.3977%。

與傳統的綠皮不同,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營運部發布一則調查,54.1%的人認為高鐵上不應該吃方便面。

同時,國內城鎮化進程加速,外來務工人員早在2015年就開始減少,那也是改革開放后的首次減少,也是在2015年前后,國內消費水平進入了一次升級階段。數據顯示,從1998年至2022年,中國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由1208元增長至7481元。

方便面逐漸成為時代“棄兒”。

另外,外賣市場的不斷壯大也擠壓了方便面的生存空間。調查顯示,外賣市場規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費量就減少0.0533%,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到2024年,我國外賣市場規模將達13319億元。

更有意思的是,眼見國內方便面消費群體連康師傅們都“供養”不起,卻還要被國外一些品牌覬覦。以韓國的頭部品牌“三養”為例,2021年,三養在上海成立了中國總部,到2023年的中國銷量已達到20億。

事實上,我國消費者對方便面的熱情雖然不比從前,但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方便面消費量仍然占全球方便面消費總量的30%以上。時代留給康師傅們太多遺憾,可同樣的,也留給它們一些不得不面臨的挑戰。

下一步:創新還是營銷?

如今的方便面品牌為了突圍,要么瘋狂營銷,要么瘋狂創新。

康師傅就是典型的例子。數據顯示,康師傅這兩年的營銷成本逐年上升,從2020年到2022年,企業的營銷成本分別是141.51億元、157.08億元和168.10億元,2023年上半年,康師傅的營銷成本再度來到90.19億元,同比增長10%。

新品發布方面,更是讓人大吃一驚,據悉,康師傅方便面當前有261種口味,777款方便面。然而,在公眾的印象里,對于康師傅方便面的認知依然還停留在那幾款經典的口味上,換句話說,方便面品牌的創新還有意義嗎?

坦白來講,盡管消費者對方便面的創新關注不多,但在整個方便食品領域,方便面推陳出新的速度無人能敵。調查顯示,在2023年第三季度,方便面類目有757款新品上市,到2024年第二季度,又有603款新品面世。

以其他類目作為對比:螺螄粉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新品只有56款;自熱火鍋同期只有30款;自熱米飯整個季度僅推出了25款新品……單季度數百款新品問世,這讓康師傅此類行業巨頭必須關注創新研發。

但細究下來,康師傅的創新能力一直遭人詬病。

從品牌的產品陣營來看,康師傅不少經典產品都是從隔壁友商那里“復制粘貼”來的。比如被統一在廣告里陰陽的酸菜牛肉面,還有效仿湯達人推出的湯大師,模仿今麥郎涼白開上架的“喝開水”;統一出了綠茶,康師傅就出冰綠茶;統一出了鮮橙多,康師傅就出鮮果橙……

康師傅雖然沒披露過具體的研發成本,但根據中國物聯網的消息,從2008年起,康師傅每年研發投入超過2000萬元,即便是按翻倍算,如今的研發投入對比上半年412.01億元的營業收入,也不值一提。

反而是營銷開支一直在飆升。

方便面賽道在下一階段到底應該把重心放在哪里?

首先,食品創新在這幾年開始被消費市場關注,其中包括平平無奇的方便面。根據預測,新消費趨勢下的方便面品類將會在2025年再次壯大,同時,產品取向廚房化、還原化、與地方特色化。

頭部品牌不可能放棄研發創新。艾媒咨詢顯示,從2019年起,國內方便速食領域的有效專利數量快速增長,市場進入“創新競爭”階段,截止去年9月份,該領域累計的專利總量超過1900件。

由于消費者的消費意識與健康密不可分,這些專利里非油炸方便速食產品的有效專利就有130件。而方便面市場上難以激活的消費熱情也一次次被新品吸引,比如去年5月份,香菜主題的方便面上市。

這款略顯奇葩的方便面當前的銷售額突破2800萬元,在社交平臺上,香菜口味的討論筆記超過了8600篇,相關視頻的播放量更是高達1.6億次。但營銷真的可以忽略嗎?對于傳統品牌而言,營銷力度已關乎生死。

康師傅不斷加大營銷開支也不是沒有道理。

畢竟白象幸運走紅后,早已成為線上方便面的“頂流”。數據顯示,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中國方便面市場各品牌在中國的全網銷售額,白象品牌匯總總計第一。新品牌“拉面說”曾在30天內,聯合456位博主舉辦了1854場直播。

市場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市場,康師傅們想要把面賣出去,要付出比之前多更多的努力。

海外會是一片“凈土”嗎?

當方便面在國內年輕人的餐桌上失去誘惑力,到了海外,就一躍成為留學生與華人的思鄉寄托。據悉,在歐美市場,方便面在華人渠道的鋪設率已超過90%,在法國市場,95%的華人超市會有方便面。

就連《出境旅游與泡面的邏輯考證報告》也顯示,在出境旅游中,有三成中國人會選擇攜帶泡面,另外有近六成旅游者會在目的地買泡面……這似乎給了方便面企業一條新思路:出海開拓新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亞洲才是方便面最大的消費市場。

我國雖然是方便面消費第一大國,但年人均包數遠遠低于韓國、日本等國家,目前中國年人均消費包數為韓國的40%。而印度在2023年的泡面消費總量也達到了86.81億包,位居世界第三。

而整個亞洲方便面消費發展都在走向同一個方向。

譬如國內方便面漲價,隔壁最流行吃拉面的韓國也在漲價。此前,韓國龍頭方便面企業“農心”宣布將于全面上調方便面和零食的出廠價,平均增幅為11.3%和5.7%,最為經典的辛拉面由原先的每包736韓元上漲至820韓元。

此外,國內康師傅、白象、統一走出國門,白象的產品經銷區高達76個國家與地區,海外各大品牌也在尋找新增量,這也就意味著,農心、三養等品牌勢必會成為康師傅、白象們拿下海外市場的最大阻礙。

根據海外媒體報道,過去四年間,韓國泡面對印度的出口額已增長逾?200%,其中,農心在印度的年均增長率達?63%,2024?年的銷售額有望達到?850萬美元;三養食品計劃今年進駐超過200家賣場,并將銷售額提高45%,達到150億韓元。

三養食品今年一季度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分別達到3857億韓元和801億韓元,同比分別增長57%和235%,海外銷售額更是同比大增85%,占比達到75%。同時,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韓國農副食品出口額同比增長6.7%,達到47.7億美元,其中方便面出口額更是同比大增32.3%,達到5.9億美元。

這一組組數據為國貨方便面出海之路設置無數阻礙,但國貨品牌似乎并不想與農心、三養狹路相逢,它們與農心們的出口計劃也有不同,比起高額銷量,康師傅們更注重海外的形象構建。

從品牌選擇的市場范圍就能看出,相比印度等低消費地區,國貨方便面品牌更多把產品輸送歐美地區,例如,康師傅在歐洲開了速達面館,白象入駐北美地區四大本土連鎖商超FreshCo、Sobeys、Walmart和Safeway,覆蓋店鋪數量達到500家。

當然,這也是一種能避開正面沖突的有效方法,畢竟康師傅們的元氣大不如前,與其在海外再戰一場,不如先好好積攢名氣,以待來日方長。

消費最前線,曾用名錦鯉財經,為您提供專業極致中立的商業觀察,公眾號:xiaofeizqx。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
百年奧運贊助史,品牌“砸錢”還有意義嗎? http://www.dotaop.com/archives/123917 Wed, 21 Aug 2024 15:20:21 +0000 http://www.dotaop.com/?p=123917

隨著巴黎奧運會落下帷幕,一場新的“較量”在各大品牌之間悄然展開。據統計,本屆巴黎奧運會共有79家贊助商,而這些品牌在場外鏖戰數日,也到了該交卷的時候。

從1928年,可口可樂在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進行首次贊助開始,奧運會品牌贊助已有近百年歷史。1980年,由于國際奧委會賬面上的流動資金只有不到20萬美元,奧委會正式引入商業運作。

自此,幾乎每一屆奧運會背后都跟隨無數癡狂“砸錢”的品牌。有媒體統計過,2017 年至 2021年期間,共有13至15個TOP品牌贊助商向國際奧委會支付了總計22.8億美元,占該組織預算的30%。

國外的可口可樂、通用汽車、富士、三星、豐田等資深企業一直是奧運會的座上賓。國內自1932年,劉長春單刀赴會,出征洛杉磯奧運會引得恒源祥出面贊助后,奧運會的賽場上也不斷迎來蒙牛、伊利、安踏等國產品牌。

商業圈里曾經流傳著一個共識:花1億美元用于贊助奧運會,品牌知名度可以提高3%。同樣的錢花在其他營銷領域,品牌知名度只能提高1%。

時過境遷,這套看上去被無數品牌奉為圭臬的營銷秘訣,真的有那么“神奇”嗎?

奧運會贊助大戲上演百年,或許,不少品牌已經有了答案。

運動品牌們,誰笑到了最后?

如果說誰能在奧運會上擁有絕對的主角光環,非運動品牌莫屬。

本次巴黎奧運會,各大運動品牌仍然沒有缺席。而國產運動品牌安踏,在本屆的奧運會中更是成為了新晉“頂流”。尤其是被NIKE和adidas競相爭奪的網球運動員鄭欽文,在奪冠領獎時更是因為身穿安踏領獎服,造就了一大名場面,讓安踏成為最大贏家。

百年奧運贊助史,品牌“砸錢”還有意義嗎?-鋒巢網

這一幕冥冥之中成就了安踏的“巴黎之行”。

自2009年安踏與中國奧委會合作,至今已有十六年,2019年,安踏與國際奧委會達成首次合作,成為首個與國際奧委會合作的中國體育用品品牌。截至目前為止,安踏已連續在8屆奧運會中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打造領獎裝備——“冠軍龍服”。

百年奧運贊助史,品牌“砸錢”還有意義嗎?-鋒巢網

安踏的“龍服”最早要追溯到2012年。當年,安踏首次把“龍”元素融入中國體育代表團領獎服設計中,后來陸續亮相倫敦、索契、里約、平昌、東京和北京的奧運賽場。時至今日,安踏再次出征巴黎,并推出一個全新奧運文化IP“安踏靈龍(LING LOONG)”。

與其他運動品牌不同,安踏奔赴奧運會不再是單純的品牌營銷,文化傳播成了品牌登上國際賽場的關鍵目的之一?!鞍蔡れ`龍”就是鮮明的例子,據悉,安踏賦予“安踏靈龍”的寓意是聰明伶俐、快意馳飛。

靈龍的形象不僅顛覆了傳統威嚴的龍形象、充滿人類的個性與情感,也代表著新時代中國文化和“Z世代”中國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的生動寫照:本屆巴黎奧運會,中國不少年輕小將在賽場上創下歷史。

安踏靈龍在寓意與設計上,與年輕一輩運動員的風姿如出一轍。

從巴黎奧運會賽場到國內外街頭,“安踏靈龍”的身影無處不在。無數運動員爭相與靈龍合影,張雨霏頭戴靈龍發卡掀起一陣“同款狂潮”,短視頻博主熱情打卡,就連外國友人也紛紛上身靈龍T 恤為中國隊打call。

除了領獎裝備與靈龍T恤,安踏還累計為28支中國國家隊打造奧運裝備,此次奧運會,安踏贊助包括游泳、體操、拳 擊、藝體、花樣游泳、蹦床、藝術體操、跆拳道、摔跤共9支國家隊,作為國家隊贊助, 收獲了最高 獎牌數。而覃海洋身著安踏紅色羽絨服更是火到外網!

百年奧運贊助史,品牌“砸錢”還有意義嗎?-鋒巢網

但安踏能出圈正因為品牌不止一味營銷。作為代表性的國產品牌,在全球化進程的浪潮中,用中國文化賦能自身品牌,積極促進品牌與國際市場融合才是出圈的關鍵。 在巴黎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之際,安踏攜手中國奧委會開啟大型環?;顒印吧胶佑媱潯?,從自身做起妥善處理戶外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垃圾,保護環境,通過循環再生科技打造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領獎裝備。并通過撿拾山河中的塑料垃圾,回收制成特殊的“奧運獎牌”,并獎牌頒發給參與環保事業的所有人,向大眾普及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當文化價值 與品牌力量產生同頻共振,本次巴黎奧運營銷的最大贏家不言而喻。

重押奧運,巨頭到底圖什么?

二十一世紀以來,國產品牌在奧運賽場上的身影越來越活躍,而這類型的重大體育賽事,向來少不了蒙牛與伊利,眾所周知,這兩家也是國產品牌里營銷出手最為闊綽的。

以上一屆奧運周期為例,2021年東京奧運會,蒙牛年度廣告營銷費用達72.08億元,占總收入8%;伊利年度廣告營銷費用126億元,占總收入11%;二者的營銷費用均超過了同期的凈利潤。

而蒙牛在2019為拿下三輪奧運周期的官方贊助豪擲30億美元,伊利則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也是中國唯一同時服務夏季奧運和冬季奧運的乳制品企業。

雖然不是運動品牌,但蒙牛與伊利對奧運會的重視程度,絲毫不亞于任何一家運動品牌。兩大品牌在運動場外的暗中較力,也為各大賽事增添了幾分看點。

百年奧運贊助史,品牌“砸錢”還有意義嗎?-鋒巢網

早在巴黎奧運會倒計時期間,兩家巨頭的營銷動作就已經高調開始。其中,蒙牛發布了多支廣告創意片,還在直播間邀請鄧亞萍、田亮等明星奧運冠軍為粉絲抽取包含巴黎奧運門票、往返機票、酒店住宿等在內的福利活動。

伊利的奧運主題活動則更是提前至4月份。到7月份,伊利趁著巴黎奧運會開幕式,發布了一則《我們的開幕式》視頻,瞬間將國內觀眾帶回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而值得一提的是,伊利正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乳制品贊助商。

在奧運會期間,蒙牛派出印有品牌代言人形象的大巴,行駛在途徑巴黎主要景點的路上;巴黎奧運會火種在馬賽登陸,谷愛凌、湯唯、王一博等6位蒙牛旗下產品代言人均擔任火炬手。

百年奧運贊助史,品牌“砸錢”還有意義嗎?-鋒巢網

伊利則策劃“中國奪幾金,伊利送幾金”、“中國進前三,伊利就免單”等活動……在代言人方面更是廣泛撒網,聯合全紅嬋、張雨霏、樊振東、孫穎莎等明星運動員,共同組成“伊利之隊”,這些知名運動員的每一次奪冠都能伊利帶來了巨大的流量曝光。

百年奧運贊助史,品牌“砸錢”還有意義嗎?-鋒巢網

然而,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伊利后續的宣發頻頻失誤:例如,在提前物料測試中不慎露出的孫穎莎奪冠、鄭欽文摘銀、樊振東大滿貫的海報標語……大部分與真實賽況截然不同。而在伊利一出出鬧劇的襯托下,四平八穩的蒙牛似乎也沒了斗志,沒有掀起什么水花。

縱觀這幾年體育盛事,幾乎每一次都引得蒙牛與伊利豪擲千金。那么,巨頭重押奧運是為了什么?

顯然,乳企這兩年所面臨的挑戰正愈加嚴峻。國內自2022年以來,由于供給端過度擴張、消費端始終萎靡不振,奶業一直處于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行業困境中。

蒙牛與伊利作為行業兩大巨頭,為了破局,開始謀求加速全球化擴張。奧運會無疑是品牌走向國際的重要通道,關鍵性不言而喻。品牌自然寧愿瘋狂燒錢,也不愿意錯過絕佳的機會。

但即使如此,蒙牛與伊利對奧運營銷也更像是一場“豪賭”,將財大氣粗演繹得淋漓盡致。

以伊利為例,伊利加油海報上的運動員分屬于田徑、射擊、乒乓球、游泳、羽毛球、跳水、霹靂舞、網球、攀巖8個中國運動隊。換句話說,巴黎奧運會中所有話題度最高的運動隊都在伊利的青睞范圍內。

至于蒙牛,30億美元的數字將讓品牌長時間與奧運捆綁在一起。這種孤注一擲的做法值得嗎?根據蒙牛財報顯示,30億美元的投入已超過蒙牛2003年上市16年以來累計凈利潤之和。

除了瘋狂砸錢,還有一點值得注意: 體育營銷帶來的回報只是擴大品牌的影響力,要想把這份影響轉化成切實的銷量,燒錢恐怕還只是一個開端。 不論是蒙牛還是伊利,目前在海外市場的業務,在總營收當中的占比很少,存在 著 很大的上升空間。

兩者全球化進程何時真正實現,誰也難以斷言。

此外,蒙牛與伊利合占中國乳業半壁江山,斷崖式領先,兩者對體育賽事的熱愛也逐漸成為全行業追逐的風尚。就目前來看,光明合作中國女排,攜手剛拿到奧運網球混雙銀牌的張之臻;君樂寶官宣成為中國十大國家隊的官方合作伙伴;三元成為中國國家舉重隊的贊助商......

只不過,砸錢營銷是不是乳制品市場良性規律?這個答案估計連蒙牛與伊利也不清楚。

奧運品牌圍城,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品牌忙著“沾光”奧運會,殊不知一部分品牌已悄然撤出。

不知從何時開始,奧運會成了品牌營銷的一堵“圍墻”,墻內的品牌想出來,墻外的品牌等著排隊進去。

豐田在巴黎奧運會結束之后宣布,將不再對奧運會提供贊助。據悉,豐田在2017年以8.35億美元的贊助,成為國際奧委會有史以來最大金主。在豐田之前,麥當勞就已于東京奧運會前三年提前結束合同。

不可否認,這些年對奧運會祛魅的品牌越來越多。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際奧委會總共有15家TOP合作伙伴,過去四年中,這些TOP合作伙伴為國際奧委會貢獻了約23億美元的收入,僅豐田一家就在其合同期內貢獻了8.75億美元。但國際奧委會也連續失去了三個頂級贊助商,分別是陶氏、通用電氣和麥當勞。

百年奧運贊助史,品牌“砸錢”還有意義嗎?-鋒巢網

豐田之后,源訊、普利司通、松下和英特爾這4家企業的頂級贊助合同也將在2024巴黎奧運會之后到期,是否續約至今存疑。 麥當勞們為什么突然撤出奧運會?細究下來,理由基本一致:沒錢。

先看麥當勞,麥當勞從1976年成為奧運會官方贊助商,此后一直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長期支持者,贊助奧運會的時間跨度長達41年。但品牌迎面要承受的不是奧運會流量紅利,而是水漲船高的贊助費。

據悉,奧運會TOP贊助權益的門檻在2008北京奧運周期時還是6000萬美元。

但到倫敦奧運周期,這個數字已漲至8000萬美元;里約奧運周期突破1億美元;到了東京奧運會,門檻提升約要達到2億美元,麥當勞在2020年的凈利潤只有47.31億美元。除此之外,奧運會在2018年、2020年、2022年已進入亞洲周期。

麥當勞作為美式快餐,主要市場依舊在歐美,奧運會對品牌的帶動效果已大不如前。

反觀豐田這邊,豐田在2016年-2024年的兩個奧運周期支付了1000億日元的贊助,折合超8億美元。但豐田本身正處在“油電轉型”的焦慮中,企業下一步征程需要大量資金,且之前東京奧運會的贊助資金處理方式,讓豐田大為不滿。

或許,在巴黎奧運會后,效仿豐田、麥當勞的品牌會越來越多。畢竟從1988年第一個“全球合作伙伴”周期開始,始終沒有“拋棄”國際奧委會的只??煽诳蓸?、松下、VISA三家。

當然,一代新人換舊人,豐田、麥當勞退場,自會有新品牌急著登場。

從這屆巴黎奧運會上不難看出,想擠入賽場的小品牌不計其數,不少新品牌開啟奧運營銷的“頭一回”。

其中,有瑞幸、霸王茶姬、喜茶、茉尋等新銳國貨品牌,國內的茶飲品牌一度將快閃店開到了巴黎,霸王茶姬聯合汪順、鄭欽文等7位運動員成為“健康大使團”,押中鄭欽文更讓品牌直呼幸運。

新品牌營銷奧運在短期能帶來流量飛升,這一點毋庸置疑。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有八成網民表示對中國企業與奧運籌辦組織合作品牌有所關注,50.73%的網民表示未來對這類品牌的購買意愿會增加,在本次和奧運相關的品牌中,霸王茶姬、喜茶已作為新品牌排在品牌前十五中。

但小品牌能不能“玩轉”奧運值得思考。在麥當勞、豐田都不堪成本重負的當下,新品牌所承擔的壓力難道就會小了嗎?

以瑞幸為例,嚴格意義上來講,瑞幸不算體育營銷的新人。早在2021年,瑞幸簽下谷愛凌代言,在冬奧會谷愛凌成功摘金后,瑞幸咖啡在小程序“谷愛凌推薦”菜單上加上“奪冠”字樣,發4.8折優惠券為“奪冠干杯”。

但基于冠軍的含金量,有傳谷愛凌的代言費隨后從100萬美金漲到250萬。與代言人節節攀高的費用相反,雖然瑞幸近些年發展迅猛,但至今依舊掙扎在盈虧不定的漩渦里還未徹底脫困。要不是競爭對手不爭氣,估計瑞幸早就焦頭爛額了。

總而言之,品牌想穩穩站上奧運賽場,最關鍵的前提還是得有錢。但這只是一個基本條件,并不能鎖定營銷勝局,因為后續會有更多的投入和挑戰。能堅持下來的錢沒白砸,堅持不下來的最終也只能一場空。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道總有理(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
除了燒錢,互聯網留給大模型揮霍的“家底”不多了 http://www.dotaop.com/archives/123851 Mon, 12 Aug 2024 13:20:25 +0000 http://www.dotaop.com/?p=123851

除了燒錢,互聯網留給大模型揮霍的“家底”不多了-鋒巢網

在新一輪互聯網創新歷程中,大模型有幸成了下一個賽點,這次不再像之前的元宇宙一樣稍縱即逝,而是真的在逐漸往應用層面滲透。

《202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6月,AIGC類APP的月活躍用戶規模達6170萬,同比增長653%。從去年開始,大模型就再次掀起互聯網混戰,全球科技大廠生怕錯過一次重要的時代轉折,無論是做游戲的、電商的、還是社交玩家,都在傾盡全力跟進大模型時代。

有機構曾預測過,未來到2025年,全球 AI 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2017年-2025年復合增長率達30%。

誠然,互聯網世界已經安靜了許多年,賴以大模型,總算又熱鬧了一回。淘寶、支付寶、抖音等國內流量規模前20的超級APP,基本都在發力內嵌式AI應用,智能助理、智能搜索、智能導購……各類新玩法層出不窮。

在全球互聯網領域失去創新能力之后,大模型真的能給予互聯網新的生命力嗎?這個問題值得認真思考。

創新認知正在降級,產品研發故步自封

在大模型出現之前,互聯網巨頭為什么遲遲沒有孵化出新的創新產品?

實際上,全球科技企業都在被這個問題殘忍逼問。去年1月份,英國雜志《自然》刊登了一篇論文,文中基于4500萬份手稿與390萬項專利發現,全球范圍內的顛覆性技術都在下降。

從企業角度來看,這些年來,互聯網市場從未停止過研發進度,甚至還在不斷加強。只不過,大廠的研發似乎都失去了意義,長遠的投入與回收不成正比,嚴重消耗了資本的創新熱情。

這不是空穴來風。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報告,僅在2021年,國內以寒武紀為代表的一眾科創板塊企業的投入研發成本就高達167億,可惜,累計虧損遠遠超過了這個數。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19年,企業的投入已經超出國內研發總投入的76%,年增速度達到10%。

即便是在這幾年外部環境不利好的情況下,國內企業的研發增速依舊能保持在18%以上。但研發難以增收也是不爭的事實,此前,百度的李彥宏公開表示,百度研發工程師超過萬人,投入一度是收入的20%,但換來的實際業績卻不理想。

如此一來,巨頭公司寧愿去投資現有項目,以騰訊為例,數據顯示,騰訊目前總投資企業超過800家,其中有160家為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獨角獸企業。為此,外界甚至曾流傳過一種說法,巨頭的投資與干預使行業內部的創新力被壓縮了。

除此之外,研發換不來可觀的回收,也讓大廠不再一味盲目開發新產品。

這些年,小程序成品的涌現頻率要高出獨立APP許多,此前,阿里、騰訊、字節、百度、快手、美團、京東……陸續開發小程序,而獨立APP為了節約試錯成本大面積關停。統計顯示,騰訊曾一年關掉了40多個項目,字節也下架了派對島,截止目前為止,僅互聯網大廠這幾年關停的獨立產品就高達70多款。

而這背后與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盈利狀態息息相關,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營業成本同比增長5.1%,實現利潤總額278.9億元,但同比下降15.3%,利潤總額增速由正轉負。

大模型的出現,算是一縷照進互聯網世界的曙光,苦于固步自封的大廠們一涌而上,從研發方向也能看出,大模型的確激發了巨頭們的研發信心。然而,大模型所帶來的創新能維持多久?

有一點需要注意,時至今日,創新疲軟的互聯網領域很難再出現一個現象級產品,或者領頭式技術。畢竟走過微信、抖音年代,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引發行業內卷,正如當下,自研芯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成了所有巨頭,乃至科技創業的重頭戲。

同質化的戲碼,從未在互聯網界消失,當AI玩法在任何一個APP上都能見到,這樣的創新也就不再是“創新”。

另外,雖然大模型熱多少激起了一些水花,但互聯網巨頭曾經最擔心的研發與營收不成正比的問題更為嚴重了。全球科技發力AI,所造就的資本支出也就越來越多。這段時間,海外巨頭的財報把大模型燒錢的本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有機構分析,到了2025年和2026年,大模型訓練成本會接近50-100億美元,其中,Meta、谷歌、微軟可能計劃將大模型研發成本提高到500億美元。

種種跡象顯示,互聯網或許從未停止創新,只是對于創新的認知下降了。

大模型應用的威力,并沒預想中的強

不同于過去的幾次革新,這一次互聯網集體向用戶提供的大模型應用,面世沒多久就遇到了一些麻煩:用戶需要大模型的幾率大嗎?就目前一系列數據來看,答案或許是比預期的要悲觀一些。

紅杉資本數據顯示,即便是全球大模型的頭部ChatGPT,其首月用戶留存率也只有56%,有大約一半的用戶用不到一個月就將其“擱置”了。同樣的,《202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也顯示,國內AIGC用戶不穩定,AIGC行業人均使用時長同比下滑了23.5%。

說到底,人工智能滲入現實生活還只是資本的“幻想”。

從用戶層面來看,幾乎所有主流APP上的AIGC應用的用戶留存率低于傳統應用,參與度也較低。7月份,貝殼財經發布了一項調查,52.05%的受訪者在工作中有時使用大模型,23.97%很少使用,經常使用的受訪者占20.55%,總是使用的人僅占2.05%。

除了燒錢,互聯網留給大模型揮霍的“家底”不多了-鋒巢網

從企業層面來看,華為有一組預測數據,到2026年,人工智能對企業的滲透率也只能達到20%。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技術、成本、實用性、安全性其實都是原因。

以AI落地應用最廣泛的文娛行業為例,前段時間,成龍新片《傳說》上映,在該片上映之前,AI技術一直是影片宣傳的最大噱頭。據悉,博納影業在電影里用AI還原了27歲的成龍,但買賬的觀眾卻寥寥無幾。

數據顯示,當前《傳說》豆瓣評分5.4分,上映十幾天也只有7000多萬的票房。

在另外一大應用領域“廣告界”的使用口碑也褒貶不一。艾瑞咨詢顯示,已有約半數廣告主企業在線上營銷活動中應用AIGC技術,其中超9成用于內容及創意場景,當前大部分互聯網在自身產品里引入大模型,也是為了拉動每況愈下的廣告收入。

然而,AIGC短板也開始浮出水面:例如生產素材過于公式化、AI效果令用戶審美疲勞、以及眾所周知的AI抄襲問題……之前,“我用 AI 五分鐘生成一個廣告 ,卻花了五個小時去 AI 味”的文章在社交平臺上產生熱議。

如果大模型無法像社交通訊、短視頻娛樂那樣,在用戶的網絡生活中產生剛需效應,那大模型之于互聯網進程,也就沒太大的推進作用。當前,互聯網領域最大的重心就是要提升AI落地的應用效率。

而資本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投資流向正從研發賽道流向應用賽道。海通國際研報稱,2024年有望成為國產大模型全面商業落地的元年。

數據顯示,在今年近120起全球大模型投資事件里,大模型應用企業占69%,占比超過一半,而AI Infra、通用大模型分別只占16%、11%,大模型數據服務甚至只剩下了3%。細看大模型應用領域,AI醫療健康、視覺/視頻生成領域、辦公助手和編程助手獲得融資的企業最為密集,分別占比為15%、15%、13%、11%。

總而言之,資本正在現實世界中加速普及大模型,技術和業務需求如何匹配是大模型企業迫在眉睫的問題。也只有這樣,互聯網才有被“拯救”的可能,反之,失去創新力的互聯網還要繼續迷茫。

互聯網留給大模型吃老本的“家底”不多了

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互聯網走到大模型階段,大多數的玩法還與從前一樣,要么持續打價格戰,要么回身吃本身的流量“老本”。

從本質上講,大模型的落地與古早互聯網時期“圈地跑馬”沒什么區別。

今年5月份,國內一眾大模型玩家開始官宣降價,阿里的通義千問主力大模型Qwen-Long的API價格直降97%后,文心大模型兩大主力模型ERNIE Speed和ERNIE Lite全面免費,隨后,科大訊飛也宣布,訊飛星火API能力免費開放。

而字節跳動這邊,豆包從發布到沖上第一只用了30天的時間,據悉,豆包之所以能短時間內成為大模型“頂流”,不僅因為月活7.94億人的抖音為其助力,新一輪的燒錢金額也達到了1.24億元。

遙想當年,國內互聯網大廠最屢試不爽的招數就是砸錢。時至今日,“圈地”的打法還適用嗎?

首先,大模型在當前只能砸錢換流量的關鍵在于技術趨同,最終影響用戶留存的也會是回歸于技術,單純降低應用成本從短期角度來看的確能增加曝光、爭搶用戶,但長久來看,AI技術服務不是外賣、更不是短視頻,依靠燒錢無法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

其次,大模型發展本身就是個成本巨大的資金型工程,或許對于現金流富裕的大廠而言,價格戰打得起,但當前大模型盈利遙遙無期,小型企業入局的風險不可小覷,這必然會進一步降低整個行業的創新力和創造力。

事實上,大模型價格戰是從海外先開始的,彼時,OpenAI和谷歌最先宣布降價。但在海外,云廠商正在脫離傳統服務模式,轉用其他方式來填空這一成本,以英偉達為例,5月份,英偉達公布了2025財年的第一季度數據。

英偉達方面表示,在英偉達CUDA上訓練和推理AI可以推動云租賃收入的增長,每1美元的英偉達AI基礎設施支出讓云服務提供商有機會在四年里獲得5美元的GPU即時托管收入。國內能否快速跟進這一步計劃,其實還有待商榷。

當然,除了能夠繼續“傳承”的打法,互聯網這些年給大模型留下的“家底”也不多了,即便是從全球范圍內來看,資金之外,大模型最需要的信息數據已出現短缺。

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自2023年5月ChatGPT全球訪問量達到18億次的巔峰后,其流量增長開始逐漸放緩。對此,OpenAI決定放寬對ChatGPT的限制,用戶一度無需注冊就能使用。

沒辦法,這也是當前大模型發展的困境之一:現有的互聯網信息量難以支撐如此之多大模型訓練。

這段時間,字節跟一眾在線辦公企業“喂養”大模型的事引發不少用戶不滿。公開資料顯示,GPT-4訓練涉及的數據量高達12萬億tokens,未來像GPT-5,可能需要60萬億到100萬億tokens。

根據Epoch研究所預測,到2024年年中,大模型對高質量數據的需求超過供給的可能性為50%,到2026年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為90%,而這種數據短缺風險將延遲至2028年。

至于如何彌補這一巨大的數據缺口,滲透率逐漸觸到天花板的互聯網,一時間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道總有理(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
在三線城市,拼單外賣“拯救”的不止打工人 http://www.dotaop.com/archives/123813 Sat, 10 Aug 2024 12:09:58 +0000 http://www.dotaop.com/?p=123813

在三線城市,拼單外賣“拯救”的不止打工人-鋒巢網

年輕的打工人正在對“發大財”失去熱情,變得不再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伴隨這一財富觀念變遷的,還有他們對消費行為越發極致的冷靜與克制。

能省則省,已經成為當下各類消費場景的主流。

于是乎,越來越多的打工人開始熱衷于“賽博炫省”,不但在各大平臺搶優惠劵的熱情堪比雙十一,就連點外賣比價的時間可能都變得比吃飯的時間要長了。

由此,美團的拼好飯開始爆火于三四線城市的各個寫字樓之間,并向一二線城市迅速蔓延,成為了打工人解決“口糧”問題的首選。而拼好飯模式也非常簡單:低價的固定餐食+與附近的人拼單+由外賣員集中配送,無需另加配送費,但也無法更改套餐內容。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拼好飯”日均單量接近500萬單,差不多是2023年四季度美團餐飲外賣日均訂單量5700萬單的10%,遠期在外賣訂單占比有望達到20%,正在迅速成為外賣經濟的重要組成。

可以說,拼好飯是美團對整個餐飲消費市場變化的精準洞察,也是對外賣行業的二次激活與革新。但隨著拼好飯的日益火爆,一些質疑的聲音隨之出現,網絡上也充斥著各種猜測與推斷,但其實都沒有令人信服的實證。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因此,我決定按照拼好飯上面的信息實地調研一番,以期能夠探尋這些疑問背后的真相。

打工人需要拼單低價外賣

作者所在的城市位于山東魯南城市臨沂,是山東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城市。2023年臨沂的常住人口總數為1094萬人,城鎮化率為58.16%,全國GDP常年在40幾名徘徊,省內則排名第五,是一座非常標準的三線城市。

根據統計部門的數據,2024年一季度,山東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金額為11591元。其中,臨沂為10006元,以此計算,平均到每個月的可支配收入就是3335元。

這意味著,相較于北上廣深,在這座人口過千萬的城市里,打工人的月薪基本只有三四千左右。正是因為工資普遍不高,他們對于外賣價格也會更加敏感。平時,他們點外賣的預算一般在15-25元左右,而且需要精心比價,以期能夠買到可口且實惠的外賣。

而當一份漢堡可樂套餐只需要九塊九,幾塊錢到十元出頭便能解決一餐時,對這里的無數熱衷于省錢的打工人來說,這簡直就是降維打擊,沒人可以抵擋這種誘惑?!捌春蔑垺闭强恐@種極致的低價口口相傳,在這一群體中瘋狂走紅,成為他們上班“續命”的神器。

除了打工群體的認可,在臨沂上線“拼好飯”的商戶也數不勝數,其中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相較于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在臨沂參加拼好飯的商戶中,品牌連鎖店并不像一線城市那樣多,而是以夫妻個體店為主導。例如主營本地特色的朝陽糝館、口碑老店王芳大院攤煎餅、新晉外賣“頂流”焦莊燒餅牛肉湯、孫晉?肉夾饃·掉渣餅…

這些都是臨沂本土相對知名的“頂流”餐飲品牌,有些在拼好飯上的價格甚至比正常外賣的費用便宜50%。

例如,王芳大院攤煎餅一份“煎餅加咸胡豆”套餐定價13.3元、焦莊燒餅牛肉湯“小份牛肉湯加兩個燒餅加小咸菜”售價10.7元、朝陽糝館一份“雞蛋糝加兩根油條加茶葉蛋、榨菜”只要8.8……

那么,拼好飯和正常外賣除了價格的差別,商家出餐會不會出現“雙標”現象??

為此我們隨機點了王芳大院攤煎餅套餐進行對比,拼好飯上的價格為13.3,正常外賣的價格算上包裝、配送費的價格是20.6元。收到產品后,兩者的味道、質量、份量、包裝……其實基本沒什么區別。

這兩份外賣,唯一的不同是在“拼好飯”上,消費者無法改變套餐內容,如果煎餅里加的是雞蛋與火腿,那就只能是雞蛋和火腿。而正常外賣渠道上,可以選擇的種類則會更多些,諸如肉沫、雞肝、雞皮、牛肉……但是價格也會更貴一些。

無獨有偶,我們也測評了湯粉等一類最容易出現份量差異的商家。以焦莊牛肉湯為例,一份“小份牛肉湯加兩個燒餅”在拼好飯上的價格是10.7元,正常外賣渠道則為19.88元,后者雖然貴,卻還少了一份小咸菜。

在三線城市,拼單外賣“拯救”的不止打工人-鋒巢網正常外賣價格的牛肉湯

仔細對比下來,兩份湯的份量最細微的區別出現在牛肉上:拼好飯版本的牛肉稍微少一些,反而蔥花香菜的占比多,正常外賣渠道的牛肉明顯多一些。但二者相差近十塊錢,對于月入三四千左右的打工人來說,明顯拼好飯的外賣拼單更劃算。

在三線城市,拼單外賣“拯救”的不止打工人-鋒巢網“拼好飯”版本的牛肉湯

少幾片牛肉省出的十塊錢,對大部分打工人而言可謂是一筆“巨款”。

可以算一筆賬,假設一個人只在每天中午和下午定兩次外賣,一個月需要定60次左右,而每一筆在拼好飯的訂單上,基本能夠省10元左右的伙食費,那么一個月下來就是600塊錢,而這筆剩下來的費用,就已經占到了臨沂人均可支配收入3335的接近18%。

作為一個在三線城市打拼的普通人,用拼好飯定外賣的話,可以讓其每月省下近乎占可支配收入五分之一的開銷,僅此一點,已經勝過千言。這就是拼好飯對于當代打工人的價值與意義。

這可能是一二線城市的用戶無法體驗到的,但恰恰也是最有沖擊力的體現。如同拼多多那些年帶來的啟示,是不是真阿迪,五環外的人其實不在乎,衣能蔽體保暖就是好衣服。而拼好飯有著類似的邏輯:是不是高端餐飲沒人在乎,只要干凈衛生實惠,對于打工人來說,就是最好的餐飲。

當性價比做到極致,同時又能兼顧餐品最起碼的質量,這在三四線的職場圈無疑是天選“食堂”。

多賣一單多掙一些,為什么不做?

當然,只看到外賣并不能使人完全放下心中的一些疑慮。畢竟在社交平臺上,那些專供外賣渠道,堂食甚少的商家在衛生安全方面常常被爆出各類問題。

而“拼好飯”上的商家把價格定得如此低,會不會制餐現場更糟糕?商家還能否賺錢?

為此,筆者按照美團拼好飯提供的店鋪地址,實地探查了臨沂幾家在“拼好飯”上銷量不錯的小店,希望能夠獲得準確的答案。

王芳大院攤煎餅是較早上線拼好飯的商戶,實體的店面并不大,兩間廚房跟就餐區域一共只有七八十平。但算起來,這家店在臨沂本地已經有二十年了,早已成為臨沂人最難忘的味道之一。

店主王芳從1999年就開始在夜市擺攤賣煎餅,2004年,在老市委大院開設了這家門店后,就此取名“大院煎餅”,幾經輾轉,小店最終在大院南區安定下來。

在三線城市,拼單外賣“拯救”的不止打工人-鋒巢網王芳大院攤煎餅出餐

雖然店面并不大,但這家煎餅的生意一直不錯,即便是過了飯點,門口取餐的騎手也絡繹不絕。據王芳介紹說,他們是2022年3月上線的拼好飯,而這是兒子沈會林的主意。

“年輕人比我們敢想,也比我們敢做,現在想要獲取新的客戶,必須要走線上渠道,現在時代不同了?!?/p>

前些年,沈會林到店里幫忙,便上線了外賣經營,而為了外賣送到顧客手里時保持好口感,沈會林專門把豆油改良為花生油,即便涼了一些,吃得時候也不會再有豆腥味。

沈會林深知臨沂本地的就業環境與消費水平。這里以中小企業居多,公司內部不會設置食堂,年輕的打工人三餐基本靠外賣解決,如果有便宜的外賣,那更是他們的首選。

因為有一定的口碑基礎,王芳的店上線“拼好飯”后的訂單量陡增。

正常每月訂單達到5000單,最高時達到7000單,甚至超過店里線下營業額。在拼好飯上,一份最便宜的煎餅套餐,到手價9.5元,刨掉成本價7.5元(其中還包含了店里雇4個人工的成本),凈利潤還剩2元多,一月下來,能多賺1萬多元。

王芳有個別家商戶沒有的優勢,她的店鋪是自己在2017年買的,這就省下來一筆房租的成本,當人工、水電等開店成本固定了,上線拼好飯多掙一塊就一塊,何況拼好飯在臨沂的流量不可小覷,拼好飯雖然利潤薄,但單量大,也可以積少成多。

至于筆者問到會不會“雙標”出餐?王芳則表示,他們店一到飯點忙都忙不過來,提示訂單的消息一進來就得立刻做,根本沒時間細看是哪個渠道的訂單,有時候,騎手等不及了都自己打包,想“雙標”都沒機會。

而之前從拼好飯與正常外賣的訂單對比中,也的確證實了兩個渠道的外賣并沒有什么不同。

在三線城市,拼單外賣“拯救”的不止打工人-鋒巢網午后騎手到店

與王芳有差不多經歷的,還有“朝陽糝館”的張秀高。

這家糝館是2001年開的,二十多年來在臨沂獲得了不少食客認可。這幾年,由于新一代消費群體崛起,張秀高開始意識到線上渠道的重要性。在臨沂,喝糝湯講究早起,但“月亮不睡我不睡”的年輕人早起的可能性少之又少。

為了方便年輕人足不出戶能喝糝,張秀高琢磨起線上門店運營。2022年,又上線了“拼好飯”主打高性價比套餐,一下打開了新銷路。

據悉,一份套餐,拼好飯與張秀高的結算價是六元多,扣除各項支出,一單能掙1.5元到2元?!斑@個雖然一單掙得少些,但量多走個薄利多銷?!?張秀高盤算過,店里原本就安排有人專門做外賣打包,一天四五十單需要一個人工,到了一二百單還是一個人就夠了。

“多一單多掙一兩塊錢,為什么不做呢?”

如今,在美團拼好飯上,朝陽糝館銷量最好的是朝陽糝配現炸油條套餐,一天可以賣出100多單,占到了總營業額的三分之一。關于是否雙標的問題,張秀高同樣表示,沒有沒功夫做兩樣飯,也根本不會看是哪里的訂單,所以沒有任何區別。

在三線城市,拼單外賣“拯救”的不止打工人-鋒巢網朝陽糝館

實際上,除了多賺一點是一點,流量才是讓張秀高真正看重的,因為“拼好飯”著實擴大了老店的客戶群體。

一方面是地理位置上,糝湯屬于快餐,以往只有附近的住戶到店吃,而外賣等于把原來的輻射面積擴大了。另一方面,年輕人通過拼好飯買到口味地道、價格更低、方便快捷的餐品,給與高分評價,又讓這家老店積累下了更好的口碑,形成了一個良性轉化。

這兩年,山東成為網紅省份,連帶著掀起一波山東旅游熱,有炒雞、糝湯的臨沂也迎來不少外地游客,很多人來臨沂尋找當地特色店,會根據美團推薦,直奔著店里來打卡,線上又反哺了門店線下生意。

或許,這也是“拼好飯”的初衷,一種新的外賣模式借用拼團的性價比玩法,既利好了商家,也帶給消費者貨真價實的實惠。

讓小店擁有打造“爆品”的機會

坦白來說,王芳大院攤煎餅與朝陽糝館在臨沂外賣商家里算得上是頭部玩家,一方面,二十多年的實體店經驗,為他們在本地積攢了眾多消費基礎;另外一方面,這類商家在成本把控上更為老道。

在臨沂,上線拼好飯經營的商家,其實大部分都是“白牌”夫妻店。有些開店的經驗甚至不過兩年,但依舊在拼好飯上一躍成為了爆品店。

以孫晉?肉夾饃·掉渣餅為例,去年,店主孫寶才邊學習邊摸索,將店里一些主力產品上線美團外賣,半個月后,每天外賣訂單量達到80多單。

在三線城市,拼單外賣“拯救”的不止打工人-鋒巢網孫晉?肉夾饃·掉渣餅

沒多久,孫寶才又組合“兩個掉渣餅加涼皮”套餐上線拼好飯,售價9.9元。孫寶才曾經計算過這一定價的成本:一單平臺給到手是8塊5,刨去成本,一單還能掙3塊多,掙的不多,但也不會賠。

從店家盈利的角度來看,正常的外賣訂單,是商家一份菜上架后,參加平臺的各種活動,扣除紅包、技術服務費傭金等等,才是實際到手的。至于上架拼好飯的菜品,則只需要商家報給平臺一個能cover成本、確定利潤的低價,平臺算上服務費等各項成本,再展現給用戶即可。

但令孫寶才沒想到的是,這款套餐上線后,拼好飯訂單量開始快速增加,很快到了每天三四百單。這也讓孫寶才開始深刻意識到,“拼好飯”與正常的外賣渠道之間,存在著一些模式上的區別。

“當然了,也不是說只要商家上架拼好飯就能盈利?!备鶕O寶才的說法,一些客單價太高的門店不適合拼好飯,沒有性價比優勢,但太低的定價也不行,想要在拼好飯上賺錢,首先要給自己的餐品留足一定的利潤空間。

再者,太耗費成本的產品其實也沒有必要上拼好飯,在他自己的店里,他只用涼皮或者粥來搭配套餐,像耗費人工的疙瘩湯就不會上架。孫寶才的掉渣餅店就是臨沂大部分上線拼好飯商家的一個縮影,他們不是口碑老店,但卻有著一定的“拼好飯”優勢。

首先,這些夫妻小館子的經營成本都不高,相比一些財大氣粗的連鎖店,白牌夫妻店既不要求店鋪面積,也不要求黃金地段與精美裝修,人力方面,夫妻二人基本能維持店里所需的勞動力,因此都能恰到好處地控制售價,這也是為什么在同等品質的條件下,夫妻店價格為何會比品牌餐飲店要便宜很多的原因之一。

其次,拼好飯上的爆款邏輯很簡單,商家只需自行摸索出最有人氣、最具有利潤空間的套餐即可。夫妻店多數只經營單一類型的商品,不需要像大型餐飲門店至少要準備幾十道上百道菜,到時只需要拿出最拿手的幾樣,就能在拼好飯極致性價比的加持之下,很容易以“好吃不貴”的性價比優勢俘獲年輕人,成為下一個爆品。

一圈走訪下來總結看,關于餐品的質量問題其實也不必過于擔心,在拼好飯上,低價并不代表低劣。一般夫妻店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甚至是全部的收入來源,往往這類店的店主會投入更多精力,餐品的質量反而會有起碼的保證。孫寶才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做的掉渣餅全部采用手工做。手工和面、盤面,再一張張搟出來,現烤現做。

在三線城市,拼單外賣“拯救”的不止打工人-鋒巢網孫寶才店內環境

曾有朋友建議他改用機器壓制,省時省力,但孫寶才考察后發現機器壓制出來的餅胚口感很硬,遠不如手工制作。時至今日,孫寶才依舊堅持手工生產掉渣餅,這讓他在拼好飯線上的復購率超過70%。

2024年,臨沂的餐飲競爭如火如荼,不少沿街商戶掛起了關門的牌子。但孫寶才每天的拼好飯訂單依舊穩定在250單左右,加上店里堂食每天收入的700多塊錢,一年下來,能凈賺30多萬。

孫寶才從心底覺得當初上線拼好飯是明智之舉。而這也是我走訪的幾家小店店主的集體心聲。

現如今,平臺也似乎在“有意”扶持夫妻店,無論在流量上,還是在監管上。據悉,目前美團“拼好飯”會重點推薦好評商家的爆款菜品,店主想要賺錢,只需專心做好餐品與服務即可。餐品質量方面,平臺也在加強商家審核,沒有小餐飲登記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店,一律無法上線經營。

孫寶才還聽說,美團要鼓勵商家直播最惹消費者爭議的后廚,他打算等臨沂開始試點,就申請嘗試一下,也讓老顧客親眼看看掉渣餅的制作工藝。

總而言之,臨沂有無數個“孫寶才”這樣的夫妻小店,他們吃苦耐勞,也樂意主動適應新的消費形勢。這兩年,餐飲行業的競爭的確在加劇,幸而他們還是活下來了,而且活得還不錯。

而在臨沂的打工人們,也一直在努力的工作與生活,他們對于拼好飯的出現和爆火,同樣感到無比慶幸。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道總有理(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
奈雪的茶求變 http://www.dotaop.com/archives/123771 Mon, 05 Aug 2024 11:15:33 +0000 http://www.dotaop.com/?p=123771

奈雪的茶求變-鋒巢網

說起夏日的飲料“頂流”,新茶飲一定是其中之一了。而在消費者需求的助推下,新茶飲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據窄門餐眼截至2024年5月8日的數據顯示,新茶飲3172個品牌開出了418403家門店。由此足見,新茶飲的發展速度之快。

其中,奈雪的茶作為新茶飲行業的頭部品牌,擁有著相當多的消費者群體。在此前新茶飲行業掀起的上市潮中,奈雪的茶更是突出重圍,成功登上了“新茶飲第一股”的寶座。

奈雪“減速”

時至今日,新茶飲的熱度依舊很高,不少新茶飲品牌更是一路狂奔,朝著萬店的目標進發。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新茶飲委員會聯合美團新餐飲研究院發布的《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全國新茶飲2023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498億元。只是,新茶飲一路狂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奈雪的速度卻慢下來了。

一來,奈雪的開店速度相較于以往出現了下降。據奈雪發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運營情況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奈雪關停了48家直營門店,新開了48家直營門店,截至6月30日,其擁有直營門店1597家,加盟門店總數為297間。另據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奈雪的茶在111個城市擁有1574間直營門店。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在半年的時間內,奈雪凈新增的門店數量僅有320家。要知道,如今的奈雪開放加盟模式已經有一年的時間,這樣的開店速度很難說得上快。

將目光放到整個新茶飲行業來看,同樣開放加盟模式的喜茶在2023年新開出加盟商門店超2300家;作為后來者的霸王茶姬更是加速奔跑,2023年年內新增門店超過2300家,平均每天開出6家新店。綜合對比來看,奈雪的開店速度確實有點緩慢。

二來,奈雪的訂單量出現了下滑。新茶飲行業不斷有新品牌加入,伴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奈雪產品的銷量也受到了影響。數據顯示,2023年,奈雪每間茶飲店平均每日訂單量為344.3,相比上年同期的348.2下降了1.1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奈雪對產品價格進行了全面下調,以適應消費降級的市場趨勢,其銷售額也出現了下滑。財報顯示,奈雪每筆訂單平均銷售額已從2022年的34.3元降到了2023年的29.6元,同比下降13.7%。

下沉步伐有點緩慢

盡管新茶飲市場規模仍在持續擴大,但其增速已經有所放緩。據艾瑞咨詢預測,2023—2025年新茶飲行業的市場規模增速分別為13.4%、6.4%、5.7%。在此背景下,為了獲得更多的增長機會,包括奈雪在內的新茶飲品牌紛紛加速下沉。自2023年開始,奈雪的茶就開始開放加盟模式,其新開的加盟門店,也主要分布在中、低線城市。盡管如此,相較于其他新茶飲品牌同行,奈雪的下沉步伐并不算快。

一是,下沉市場早已被蜜雪冰城、一點點等品牌所占據,留給奈雪的空間不多。事實上,在下沉市場早有一批新茶飲品牌深耕其中,比如蜜雪冰城、甜啦啦等等,這些新茶飲品牌在下沉市場扎根多年,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不僅如此,滬上阿姨、茶百道、古茗等其他新茶飲品牌也在加速布局下沉市場。下沉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留給奈雪的空間也不多了。

二是,奈雪的門店大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對于下沉市場了解有限。自成立以來,奈雪?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端茶飲品牌,定位也是高端現制茶飲,其所開門店也集中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雖然奈雪正在加速下沉,但由于消費者需求存在差異,其此前在高線城市所積累的經驗和經營策略,在低線城市不見得適用。

三是,奈雪加盟門檻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開店速度。雖然奈雪同樣啟動了加盟模式,但其加盟門檻是高于其他新茶飲品牌的。具體來看,在初期階段,奈雪堅持以大店模式開放加盟,對門店面積的要求明確限定在90-170平方米,而開一家奈雪加盟店的預算為98萬元起步。而較高的加盟門檻,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奈雪在下沉市場的擴張腳步。據奈雪此前的財報數據顯示,自2023年7月20日放開加盟以來到9月底,兩個多月僅新增了4家加盟店。

多方出擊,求新求變

新茶飲領域同行都在加速奔跑、快速擴張,給奈雪帶來的壓力不言而喻。不過,樂觀的是,面對步調放緩的情況,奈雪也在不斷調整,從多方著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再度實現突破。

在加盟方面,奈雪降低了加盟的門檻,以吸引更多的加盟商。據悉,在今年年初,奈雪更新了加盟政策,無論是投資費用還是門店面積、門店形式的要求,都有所降低。比如,單個加盟店投資金額調整至58萬元起;加盟門店面積要求也由原先的90-170平方米的范圍縮小至40平方米起。而在奈雪下調加盟門檻后,加盟店數量增長明顯加快。?

在產品方面,奈雪持續進行產品迭代,以維持品牌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于新茶飲品牌來說,產品永遠是核心競爭力,基于此,奈雪始終關注產品層面,不斷推陳出新。比如,奈雪就先后推出了森林觀音系列、香水茶系列新品——梔子綠系列等一系列新品。而新品的推出,也給消費者帶去了新鮮感,增強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據悉,奈雪的梔子綠茶系列上線半月,銷量就超150萬杯。

除此之外,奈雪還積極開啟聯名活動,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群體。近年來,聯名成為了各大品牌突破原有圈層,實現銷量提升的有力策略之一,新茶飲品牌更是將聯名活動發揮到了極致。具體來看,僅在今年上半年,奈雪就已經和mofusand、明日方舟、美少女戰士、寶可夢等諸多IP進行了聯名活動。

奈雪還能“翻身”嗎?

就目前情況而言,奈雪的日子并不算好過。無論是在業績方面,還是在開店速度方面,奈雪都面臨著不小的壓力。相較于一路狂奔的其他同行,奈雪的前進速度稍顯緩慢。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奈雪正在不斷加速調整。那么,積極求變的奈雪還有機會嗎?答案是肯定的。

一方面,奈雪曾推出過引領行業的大爆款產品,在消費者群體中有較高的知名度。奈雪的產品研發能力毋庸置疑,?2021年推出的爆款產品“霸氣玉油柑”,更是在行業內掀起了一波“油柑熱”。除了價格之外,產品始終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關鍵,研發能力出色的奈雪自然能夠再度推出爆款產品,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另一方面,奈雪重啟布局海外市場,且海外市場增長空間巨大,能助其找到新的增長機會。除了加快下沉之外,奈雪還重啟了出海計劃,開始布局海外市場。比如,奈雪的茶在2023年底在泰國開出首家門店。與此同時,奈雪在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及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的首店正在籌備中。當前,國內市場已經是紅海一片,而海外市場仍有增長機會,奈雪積極出海有望實現新的增長。

總的來說,面對來自多方面的挑戰,奈雪的茶正在不斷進行調整,尋找著應對之策。至于奈雪的茶能否突破難關,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
小熊電器“賭一把” http://www.dotaop.com/archives/123759 Sat, 03 Aug 2024 12:06:38 +0000 http://www.dotaop.com/?p=123759

小熊電器“賭一把”-鋒巢網

這屆年輕人只是短暫地喜歡了一下小家電,熱戀期過后她們開始吐槽:“家里買的面包機、破壁機、攪拌機、空氣炸鍋等廚房小家電,落灰了?!?/p>

這一現象背后,曾經被譽為廚房神器的各類小家電,市場需求下滑,銷量減少。據奧維云網(AVC)2023年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廚房小家電整體零售額為549.3億元,同比下降9.6%,零售量26543萬臺,同比下降1.8%。

新的一年,整個小家電行業零售額下滑的趨勢仍在持續,“寒氣”侵襲之下,以小熊電器為代表的小家電品牌壓力陡增。

行業沖擊,壓力給到小熊電器

疫情期間,受“宅經濟”和“懶人經濟”的雙重催化,小家電行業尤其是廚房小家電迎來爆發式增長,滋養了一眾小家電品牌。好景不長,隨著年輕人消費激情褪去,理智逐漸回歸,擺在小家電品牌面前的是“一地雞毛”。

一來,產品趨同,導致年輕人的購買意愿和忠誠度下降。由于廚房小家電技術壁壘較低,不同品牌研發出大量功能相似、外觀雷同的產品,很難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二來,價格內卷,進一步壓縮了品牌的利潤空間。小家電品牌、大家電品牌為爭奪市場份額,紛紛加大營銷投入,降低產品價格,加劇了市場價格競爭的激烈程度。

三來,需求升級,家電品牌技術創新壓力更大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升級,消費者對家電品牌的技術研發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家電市場的不確定性居多,小熊電器營收也受到影響。

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小熊電器實現營業收入 11.94 億元,同比下滑4.58%;凈利潤1.51億元,同比下降8.53%。具體來看,小熊電器的廚房小家電業務增速降至個位數,且其營收占比5年來首次跌破80%。

不得不說,廚房小家電行業歷經高光與低谷,目前的發展狀態談不上前景明朗。以小熊電器為代表的小家電品牌需要奮力一搏,才能夠留在牌桌之上,競爭壓力更大了。

過氣“網紅”,變革勢在必行

眾所周知,小熊電器曾風靡一時,其第一個酸奶機產品出圈后,快速擴充產品線,并斥巨資進行網絡營銷和口碑傳播,迅速帶火豆芽機、煮蛋器等一系列創新小家電,成為年輕人必“種草”的網紅品牌之一。

與之相對應的是,小熊電器銷售費用居高不下。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小熊電器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1.12%,達到8.84億元。而在2021年和2022年,這一費用分別為5.53億元和7.3億元。

爆紅容易長紅難,遭遇業務增速下滑打擊的小熊電器,現在變得務實了一些。

一方面,小熊電器提出“做強剛需品類、做大新興品類”的產品戰略,通過不斷拓寬產品線,向產品矩陣要業績增長。

小熊電器培養了10余個精英研發團隊和近400名專業研發人員,每年開發新品超過100款,新增300 多個實用及發明專利。截至目前,其已擁有超過80個產品品類、900多款產品型號,覆蓋居家、辦公、戶外等生活空間。

對于小熊電器來說,“網紅標簽”失去吸引力,采取多元化產品布局可以豐富產品線,提升市場競爭力。通過這樣的布局,小熊電器實現了從依賴營銷到依靠全面產品矩陣驅動增長的轉變。

另一方面,小熊電器不斷拓展海外業務,通過建立獨立站、TikTok和Facebook等海外渠道,積極挖掘新的增長點。

隨著國內小家電市場的增長瓶頸逐漸顯現,小熊電器將海外業務作為新的業績增長點。2023年,小熊電器的海外業務成為亮點,實現海外營收3.7億元,同比增長105.66%,營收占比從2022年的4.36%增長至7.84%。

長久以來,小熊電器被質疑過于依賴營銷手段,而忽視了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產品的競爭力和增長后勁,所以變革勢在必行。

承壓收購羅曼智能,賭一把

面對國內業績增長乏力困境,小熊電器打出了“收購+對賭”的組合拳。

近期,小熊電器擬以現金1.54億元溢價收購廣東羅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掌控61.78%的股權。同時,設定了較高業績的對賭條款:以羅佑春為核心的股權出售方承諾,羅曼智能在2024年~2026年的歸母凈利潤需不低于1500萬元、2500萬元、4000萬元,累計不低于8000萬元。

打出這套組合拳的背后,不僅僅是小熊電器簡單地拓展新業務線,而是基于多個層面的戰略考量與布局。

在產品層面,收購羅曼智能將其技術、資源納入囊中,可以擴充產品線,打造新的拳頭產品,從而提升市場份額。

據了解,羅曼智能研發團隊超120人,擁有授權專利超900項,其中發明專利超20項,已經建立了成熟、高效的產品生產供應鏈體系,主要產品包括電動牙刷、高速電吹風、直發器、電動剃須刀等等。

在渠道層面,羅曼智能在海外市場有一定的客戶積累,這有助于小熊電器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羅曼智能銷售模式以ODM/OEM代工業務為主,代工客戶來自日本、歐洲、美國、南美、中東地區等地,包括荷蘭飛利浦、日本松下、日本雅萌、法國賽博等全球知名品牌商均為其客戶。

在戰略層面,收購羅曼智能是小熊電器實施多元化戰略的重要一環。小熊電器計劃通過整合雙方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擴大個護小家電產品線,進一步實現業務多元化,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總而言之,即便承壓收購羅曼智能,對賭前景尚不明朗,但小熊電器想賭這一把,其將會繼續在個護小家電領域加大投入和追求經濟回報。

變革轉機和隱憂

商場如戰場,不擁抱變化就會變得僵化,不改變自身就會被時代打敗。當前,九陽、蘇泊爾等大家電品牌,加快蠶食廚房小家電市場份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慢進則退”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小熊電器再也慢不起了。

在此背景下,小熊電器采取一系列積極而迅速的戰略調整與創新舉措,可求變之路漫漫,轉機和隱憂同在。

機會藏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中,個護小家電市場增速快,有很大的挖掘潛力。據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3年電吹風零售額90.6億元,同比增加29.9%;電動剃須刀零售額93.7億元,同比增加11.2%。

不過,進入個護小家電市場后,小熊電器將面臨來自戴森、飛利浦等國際知名品牌的激烈競爭。這些品牌在技術、品質和品牌影響力方面往往占據優勢,小熊電器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用于產品創新、品質提升和品牌建設,以應對市場競爭。

常言道:“拿著舊地圖,將找不到新世界?!眹鴥刃〖译娛袌?,消費者變了、技術變了,小熊電器網紅營銷那一套顯然不夠用了,緊跟時代步伐和市場需求變化不斷創新和優化自身策略才是最優解。

]]>
誰該成為大模型成長的“養料”? http://www.dotaop.com/archives/123754 Fri, 02 Aug 2024 01:55:10 +0000 http://www.dotaop.com/?p=123754

誰該成為大模型成長的“養料”?-鋒巢網

有關“AI將要取代人工”的言論甚囂塵上,且不再局限于科技幻想,而是真實地走進了現實世界。

先是蘿卜快跑落地,導致大批網約車司機不滿,隨后,番茄小說上線“AI作者”一日同更三本書讓網文作者如臨大敵。

接著,與番茄小說同屬于字節跳動的“豆包”被爆出正全網搜索小說素材,以便“喂養”番茄的AI作者。更有意思的是,這出風波波及到了在線文檔領域。據悉,有網友在社交平臺表示,稱豆包的搜羅范圍不僅在網文界,手還伸向了在線文檔內作者尚未發布的內容。

其中,WPS首當其沖。

WPS官方為此不得不緊急辟謠。但除了WPS,幾乎所有在線文檔APP都遭受了一番審查,包括石墨、騰訊文檔、印象筆記、墨客、橙瓜……最終很多人發現,當AI風口來襲,網絡世界哪里都不安全。

這也不算空穴來風。去年,WPS就被爆出在用戶協議里增添了AI訓練條例,盡管這兩年官方一直在據理力爭地辟謠,但很多用戶還是不肯給予信任,“羅生門”大戲就此上演。

用戶在擔心自己辛苦創作的內容,成了他人的嫁衣,而AI背后的資本則一心想當“普羅米修斯”,為大模型到處搜集“火種”。

在線文檔,集體奔向AI

這些年,在線文檔面臨了太多壓力:諸如研發停滯、用戶流失、同行內卷、廣告營收疲軟…

在線文檔遇到創新乏力已是不爭的事實,WPS作為行業代表,也難逃這一困境。在入局AI之前,WPS最高調的一次革新還在2018年,當年,騰訊文檔橫空出世,讓WPS一時倍感焦灼,在前者上線三個月后,后者宣布升級。

尤其增加了多人協作功能,WPS還一度把這部分單獨拿了出來。但時至今日,云協同早已遍地皆是,飛書、釘釘、企微這類企業APP、石墨這類在線文檔玩家,甚至各種云辦公文檔小程序都能做到。

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年外部環境造就了一波線上辦公熱,也間接火了一大批在線文檔APP,其中,印象筆記、石墨文檔這類小眾玩家人氣激增。數據顯示,2020年線上辦公爆發初期,印象筆記的C端用戶使用量翻了四五倍,石墨文檔的新增用戶量和企業注冊數增長了約6倍。

同年,騰訊文檔宣布月活突破1.6億后,內卷開始成為行業生態,整個行業也開始陷入了漫長的瓶頸期。

直到大模型的爆發,情況開始有所轉變。

2023年財報顯示,WPS Office國內個人辦公服務訂閱營收到達了26.5億,同比增長近30%,月活設備數高達5.98億。

在線文檔發力AI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一個趨勢。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隨著大語言模型和AIGC的規?;涞貞?,AIGC+協同辦公場景將有效帶動行業增長,2023年協同辦公市場規模預計達330.1億元

AI成了在線文檔們穩固市場地位,留住用戶的重要手段。而WPS入局AI的心情則更為急切。畢竟在ChatGPT的火爆出圈后,在線辦公市場算是最方便落地的場景之一,隔壁微軟在OpenAI的GPT-4剛發布之時,就結合大語言模型LLM上線了Microsoft 365。

一直以來,WPS Office都與微軟Office針鋒相對。公開資料顯示,微軟Office和WPS Office在國內市場Windows平臺的平均市場覆蓋率分別為81.5%和68.7%。微軟Office在PC端領先一步,后者在移動端則更有優勢。

不可否認,微軟對AI的布局強烈刺激了WPS,可需要注意的是,開始關注AI的絕不止WPS一家。從國內企業來看,百度有智能辦公平臺如流,釘釘更是背靠通義千問,印象筆記發布“印象AI”,飛書發布“My AI”……

巨頭們想利用AI更上一層樓,那些資金不足以入局AI的小眾玩家,也開始在曲線救國,選擇與大廠合作,這也是本次“豆包盜文”引發在線文檔圈集體淪陷的由來。

總而言之,在線文檔正熱情奔向AI,不管誰先勝出,要承擔“喂養”任務的用戶都成了最無辜的人,當他們輪流奔走在不同的平臺上,試圖繞開這一步時,竟悲哀的發現,自己似乎早已無路可逃。

大模型訓練背后的“原罪”

據悉,百度的文心一言已服務8.5萬家企業客戶,阿里的通義千問已服務了9萬家企業客戶,截至2024年5月15日,字節的豆包總下載量超過1億,雙端月活破2600萬……

當大模型炙手可熱,AI訓練自然被外界所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大模型訓練步驟一般分為五步:數據收集和處理、模型設計與測試、模型訓練、評估和優化以及模型部署與維護。

這其中,第一步至關重要。也正是這一步,造就了如豆包、WPS AI此類的諸多爭議。

大模型訓練與進化的基礎是數據,但在AI發展進程中,數據來源是否合規成了這個賽道未來有無持續性的前提,否則,版權、隱私等疑云便會紛至沓來。在AI觸怒網文作者之前,畫手圈就已經有了先例。

去年年底,小紅書AI繪畫模型Trik被國內幾位畫師聯手起訴,理由是Trik未經授權使用了畫師的原創作品作為訓練數據,生成了與原作高度相似的圖片,侵犯了創作者的合法權益。360創始人周鴻祎也因涉及“AI盜圖”被全網群嘲。

海外也是一樣,有報道顯示,有1.6萬名英國藝術家聯名,對OpenAI和其他人工智能公司發起集體訴訟;甚至就連NYT也向法院起訴OpenAI和微軟侵犯版權。

在科技進步的歷史征程里,我們享受技術成果之前,似乎總要付出一些“隱形”成本。但這個成本應該由誰來承擔則值得探討。

事實上,大模型訓練之所以將觸手伸向普通群體,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企業發展大模型的成本居高不下,投入實用后又遲遲無法達到可觀的收益。當前OpenAI、Midjourney、文心一言、訊飛星火大模型雖然均已開啟付費模式,然而,大模型企業想要進入盈利階段仍然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以頭部的OpenAI為例,調查顯示,雖然其在今年前兩個季度的收入不錯,年度經常收入增長到了34億美元,但由于構建和運行模型的成本高昂,虧損狀態始終沒能改善;ChatGPT會員付費收入達到50%以上,但偏向企業和開發者端的API收入占比僅為15%左右。

國內這邊,Kimi目前的獲客成本還在12元以上、WPS AI總結一個萬字文檔、輸出千字摘要,仍舊需要2.64元……可行業內的價格戰卻突然開始了。此前,GPT-4o mini正式上線,每100萬Token的輸入/輸出分別是15美分/60美分。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模型界呈現精彩的“眾生相”:被侵權的用戶義憤填膺、成本與營收不對稱的企業騎虎難下,而資本則開始生出退場的心思。來覓PEVC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人工智能領域合計發生融資案例198起,同比減少20.80%。

在過往的歷史經驗里,當技術進步與倫理道德產生沖突,科技發展總會被視為某一方面的“原罪”,但應該背負原罪真的是科技嗎?

創新與制約同存

關于AI能否取代人類,這個問題最早誕生于科幻片年代,隨著大模型掀起全球科技狂潮,在戲劇化之外,似乎也增添了幾分可能性。蘿卜快跑惹起一眾司機抗議、網文作者聯名上書抵制番茄,都成了現代科技文明史上的一次開端。

7月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落下帷幕,金融、教育、醫療成為重點應用落地方向。實際上,在ChatGPT 發布的時候,海外就有人專門統計過“哪些工作更有可能被 AI 替代”。

一位博主在Upwork(全球最大的自由職業平臺)統計了從ChatGPT 發布前一個月到 2024 年 2 月 14 日的一些自由職業工作數據。調查發現,受ChatGPT 的影響,Upwork 上波及最大的幾個圈子是寫作、翻譯、客服服務。其中,翻譯淪為被AI取代的重災區,工作數量下降了19%,時薪也下降了20%。

但在這些支持人工智能搶人類“飯碗”的數據表象背后,卻也存在著相反的趨勢:從宏觀角度來看,不少工作因為ChatGPT 的出現反而更多了。

統計顯示,尤其是可以用大模型為基礎的創作型工作,吃到了AI的第一波“紅利”。在Upwork 上,ChatGPT 發布之后,視頻編輯/制作工作數量增加了 39%,平面設計工作增加了 8%,網頁設計工作增加了 10%。軟件開發工作也有所增加,后端開發工作增加了 6%,前端/網頁開發工作增加了 4%。

科技的雙面性就此凸顯,AI并不是人人喊打,起碼在保障用戶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落地到具體生活里的好處遠遠大于弊端。國內也是如此。例如在2023年,閱文的起點國際出海的網文作品里,有20%是AI來翻譯的。

當然,AI應用導致的爭議性問題從來沒有消失。

在網文作者與畫手質疑版權外,學術界的大模型論文熱也在擊穿該領域的落地意義。以“中華醫學雜志”為例,從去年七月,該刊發現AI生成的論文數據每月都在上升,一度超過了50%。

目前,《中華醫學雜志》已發布AIGC技術使用的有關規定,輕者退稿或撤稿;情節嚴重者,將列入作者學術失信名單。

從這些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已經有行業意識到AI應用要基于一些必要的規則下施行。之所以我們面對各類在線文檔AI化而草木皆兵,本質是因為當前的AI規范還沒到位。

為此,官方出臺的相關政策也越來越多,國內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國際方面,歐洲議會在今年3月份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等等……而如何保證在不扼殺創新的同時,又合理的培養大模型、使用大模型,正成為整個行業的新節點。

種種跡象顯示,大模型的出現,是人類科技文明豐碑上不可磨滅的一個符號,同時,也是一份沉重的責任,需要更多人去主動承擔。

至于誰該成為大模型成長的“養料”,肯定不能只讓普通用戶成為唯一的代價。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道總有理(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色欲_免费成人黄色小说网站_无码成人h动漫在线网站_国产sm主人调教女m视频

<mark id="6gz5u"></mark>
<u id="6gz5u"></u>
  • <mark id="6gz5u"></mark>
        1. <rp id="6gz5u"></rp>
        2. <bdo id="6gz5u"></bdo>
          <li id="6gz5u"><delect id="6gz5u"><thead id="6gz5u"></thead></delect></li>